正文 第60章 考察商機(1 / 2)

1995年9月9日,星期六,這天正是農曆八月十五,傳統的中秋佳節。

因為次日正是教師節,所以學校將周六上午的半天也調整成假日,這是在國家1994年頒布雙休日製度之後,鳳山六中的師生第一次體驗到真正的雙休日。

陳臻早晨依舊五點半就起床了,在後操場繼續執行他的身體鍛煉計劃。

身體鍛煉總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沒有個把月看不出來效果。不過陳臻很有耐心,沒有競賽的壓力,隻需要穩步提高即可。基本上陳臻給自己安排的訓練量隻達到自己身體最高負荷的70%,連續幾組的訓練下來,也不會超過80%的負荷,以保證不影響自己正常的學習生活,而適當的鍛煉更是令他每天都是神采奕奕。

滿身大汗回到家中的時候,父母依然在睡夢之中。

原本母親吳梅周六也是清晨六點多便起床做飯,不過昨天陳臻特意提醒母親,今天早上不用上學,讓她多睡一會兒。

回到家中,陳臻沒有立刻去衝涼,而是悄悄到廚房,手腳麻利地幹起活來。陳臻特意將響動壓到最低,免得吵醒了父母的睡眠。

今天早上,陳臻準備親自下廚,為爸媽準備一頓早餐,這也是陳臻前世未竟的一個小小心願。

雖然做飯這種活兒對於在外獨自生活十多年的陳臻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可是在這個年紀,陳臻還從未展現過這種天賦,想來肯定會讓吳梅和陳海生大吃一驚!

陳臻開始做第一道菜西芹炒豆幹的時候,吳梅穿著睡衣上樓來了:“你幹嘛呢?”

“做飯啊。”陳臻笑嘻嘻地說道。

“啊!”吳梅根本不敢相信,從沒做過飯的兒子竟然會親自下廚,吳梅甚至懷疑,他到底知不知道哪些是鹽,哪些是味精。“你別胡鬧了,我來吧。”

“你就這麼不相信你的兒子?”陳臻拿著鏟子在鍋裏翻炒著,手法十分嫻熟。

吳梅眼中閃過疑惑的神色,看兒子架勢老練,倒像是經常下廚的樣子,可是兒子什麼時候下過廚呀,連碗都很少見他洗過。不過吳梅還是決定暫時先不阻攔,兒子畢竟也是一番心意,即便做得再難吃,對於吳梅來說也是美味的。

當親口嚐試了陳臻炒出來的第一道成品之後,吳梅頓時啞口無言。

從前吳梅心疼兒子,家務活基本不會讓陳臻幹,沒想到兒子竟然會做菜,而且味道還相當不錯。看著兒子那棱角分明的臉龐,吳梅的眼眶不禁紅了起來,心想兒子一定是自己偷偷學的,想給他們夫妻一個驚喜吧?最近兒子的變化真的太大了,看起來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

西芹炒豆幹、涼拌黃瓜、燉雞蛋、煮白粥,雖然隻是幾樣簡單的清粥小菜,可是陳臻做得十分用心,味道也出奇的好,陳臻甚至覺得,這幾道菜的水準遠超當年自己的平均水平。

陳海生被吳梅叫了起來,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美美地品嚐陳臻親自做出來的菜肴。陳海生和吳梅的眼中都流露著喜悅和欣慰。

“臻啊,什麼時候背著我跟你媽偷偷學做飯的?”陳海生夾起一塊豆幹,咀嚼起來津津有味。

“沒學過,看一次就會了。”

“哈哈!”陳海生笑了起來,“吹牛吧?”

“是真的。”

看到陳臻認真的眼神,陳海生又笑了起來:“看來果然有遺傳,你爸我當年做菜也是一絕啊!”

吳梅白了陳海生一眼:“老沒正經的,結婚後就沒見你做過幾次飯。”

“好,今天晚上中秋節,我也來露一手。”

“去去,我看你都忘記怎麼拿勺子了!”

一家三口在溫馨的氣氛中,花了半個小時才吃完這頓早飯,而桌麵上的菜也掃了個精光。

飯後陳臻幫吳梅收拾好碗筷,然後衝了個澡,換了身衣服,隨便找了個托辭,便獨自離開家門。

1995年的鳳山縣,經濟蕭條,整體經濟實力排在泉州地區的倒數位置,作為未來的全國百強縣,鳳山此時正處於一個高速發展之前的蓄勢階段,許多未來崛起的產業,此時還未展露出他們的崢嶸。

陳臻現在要做的,就是必須找到一樣適合自己的產業,有針對性地進行投資,慢慢地積累自己的原始資金。

八萬塊錢的資金,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在這個沿海地區的山區縣城,還是有不少投資的項目可以選擇。

陳臻希望通過這第一筆投資,直接改善家裏的經濟狀況。陳臻自己自然是不好出麵,也不可能直接讓舅舅吳辰經營,否則賺到的錢名義上也是吳辰所有,又何來借口直接用來改善家裏的條件?因此,這筆投資需要與父母能夠立刻上手的東西掛鉤。父親陳海生那邊暫時還在糾結於他的投資項目,參與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母親吳梅完全可以結束打火機組裝的活兒。

鳳山整個縣的支柱產業---茶業,陳臻暫時是不用考慮了,一來暫時資金不足,二來這不是他和父母所擅長的。曾經做過飯店主廚的吳梅,最容易上手的東西不外乎就是她的廚藝,另外,陳海生當年開服裝廠的時候,吳梅耳濡目染,對於服飾方麵也有自己的一些見地,從飲食和服裝方麵著手,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