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夏的屋簷下,劉十三嗑完一捧瓜子,和外婆說:“感覺有人在想我們。”
外婆說:“想有什麼用,不給錢就是王八蛋。”
滿鎮開著桔梗,蒲公英飛得比石榴樹還高,一直飄進山腳的稻海。在大多數人心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
外婆說,什麼叫故鄉,祖祖輩輩埋葬在這裏,所以叫故鄉。
山間小鎮,仿佛從土地裏生長出來。高考離開故鄉至今,除了過年,劉十三沒有回來過。外婆全名王鶯鶯,自家院門口開了個小賣部,一開幾十年。她穿著碎花短袖,白頭發攏成一個髻,胳膊藏進套袖,馬不停蹄忙東忙西。
氣溫上升,小賣部啤酒銷路特別好,她壘起一箱箱啤酒,擦擦汗說:“你幹不幹活,不幹活殺了你。”
劉十三惆悵地說:“你們山野之地,我待不下去。”
王鶯鶯說:“保險賣得怎麼樣,掙到錢沒有?”
劉十三歎氣:“掙錢不重要,我那叫創業。”
院中間一棵桃樹,樹底下的王鶯鶯拿起笤帚,嘩嘩掃地,斜眼看著他:“要不這樣,我把房子賣了,支持你創業。”
劉十三抱住她:“外婆,我愛你。”
外婆一腳踢開他:“走走走。”
劉十三問:“中午吃什麼?”
外婆點著卷煙,說:“誰他媽管你飯,出去掙錢。”
六月早蟬,叫聲很細密,若有若無的,像剛起床時的耳鳴。外婆從院門探出腦袋,說:“多掙點,我晚上招待客人,喝兩杯。”
王鶯鶯喝酒,兩杯是打不住的。昨晚她起碼喝了二十杯,醉醺醺地嗬斥他:“失戀有什麼了不起的,再找一個不就行了!”
劉十三說:“但我還沒忘記她。”
外婆同情地抱住他的頭,溫柔地說:“人家拋棄你很正常啊,你醜。你忘不掉人家很正常啊,她美。哭吧哭吧外婆疼你,外婆倒黴。”
劉十三掙紮了一下,發現外婆抱得很緊,於是伸手摸到酒瓶一口吹掉,在外婆懷裏睡著了。
外婆應該不記得昨晚發生了什麼,依舊精神矍鑠。劉十三被踹出家門,回頭一望,半棵桃樹高出院牆,門頭掛著破舊的小賣部招牌,背景是遠處的白雲青山。
劉十三無可奈何。前幾天,他還在城市打拚,結果失戀加失業,無比悲傷。王鶯鶯拎著兩壺米酒跑到他住的地方,把他灌醉,拖了回來。
七十歲的老太太,開拖拉機一來一去兩百公裏,車鬥裏綁著喝醉的外孫。王鶯鶯自己也感慨:“路太顛簸,傻外孫跟智障一樣,一直吐。動不動就下車替他擦。艱難,辛苦。”
劉十三醒來,目瞪口呆地發現,自己居然身在山中小院。千辛萬苦離開故鄉,要打出一片天下,想不到被王鶯鶯用一輛拖拉機拖回雲邊鎮。
這座小院裝著劉十三的童年。放學之後,他問過外婆很多問題。
小孩子問:“王鶯鶯,為什麼天空那麼高?”
老太太回答:“你看到雲沒有?那些都是天空的翅膀啊。”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很多事情已經很多年。
2.從小到大,外婆為他交學費,而外婆的收入,來自鶯鶯小賣部。打他記事起,外婆就叼著卷煙,開一輛拖拉機縱橫山野,車鬥裏載著批發來的貨物。
童年時代,劉十三痛恨外婆的事情數不勝數,最主要的三件:第一,零花錢給得少。第二,麻將打得多。第三,不尊重他的個人夢想。
每次他說“別打麻將了,錢省下來給我,讓我實現夢想”,便招來外婆的質疑:“你才四年級吧,能有什麼夢想?”
劉十三說:“考取清華北大,遠離王鶯鶯,去大城市生活。”
外婆聽到這兒抄起菜刀,追殺一條街。劉十三爬到樹上,嚴肅地說:“王鶯鶯我告訴你,你必須尊重我的夢想。”
外婆說:“想學你媽,不吭一聲往外跑,就不樂意跟我一塊兒過是吧?”
劉十三說:“我不學我媽,我給你寄錢,十萬八萬的小意思!”
外婆一刀劈在樹幹:“我等不到那天,你先把去年的壓歲錢交出來。”
劉十三一愣,哭得撕心裂肺,大喊:“這他媽太不要臉了!我不要念小學了!我要直接考清華北大,我要直接娶老婆生娃!”
十四年前,外婆還會收到信。她不識字,然而也不交由劉十三讀,就和幾件首飾一起,藏在餅幹盒子裏。當時劉十三因為好奇,偷瞄了信封,按照上麵的地址,也寫了封回信過去。
他寫得很簡單:你好,我叫劉十三,王鶯鶯的外孫,我們生活得很慘,給點錢花花。
自此,他比外婆更積極地等待回音。
小鎮街道中心,是供銷所舊址,後來改成基督教堂。門口豎著郵筒,正對包子鋪。劉十三斜背書包,問郵遞員老陳:“有我家的信嗎?來了你直接給我,別給王鶯鶯。”
老陳問:“為什麼?”
劉十三說:“你年紀大了別問那麼多,我給你分紅。”
劉十三等了一個學期,過年趁著外婆喝醉,打聽對方到底是誰,有沒有可能寄錢。
外婆突然哭了,劉十三手忙腳亂,替她擦眼淚,說:“王鶯鶯,你不要哭,我長大了去大城市生活,到時候我給你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