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3 / 3)

意外事浪費時間型

對策: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曆:本來不屬於自己職責範圍之內的事,隻因為老板要求你幫他辦一點私事,或者別的部門的同事請你幫他一點忙,你卻礙於情麵,於是幫了。如果你有這種困擾,建議你:學會不傷和氣、客氣委婉地拒絕他人。明確自己的職責範圍,超過自己本職工作的要求,盡量予以回絕。可以用工作正忙作為借口,也可以直接告訴對方這超出了自己的範圍,建議他去找相關的某某人,或者用“拖”字訣,使對方主動失去耐心,另尋他人幫忙。

精英不可沒有創造力

有沒有創造力,決定了你是精英還是白領。白領能處理常規的經驗問題,而精英則能駕馭從沒出現過的偶發問題;白領習慣於別人開創的思路,而精英在習慣去為別人開創道路;白領想的是如何在現有方式上提高競爭力,精英想的是如何找到新的方式在新的領域競爭……沒有創造力,何談精英?

創造力和靈性之間是有聯係的。這裏的“靈性”指的不是某種宗教信仰,而是人類的精神,我們的根源。擁有它,使我們能夠感受到與生命之間的息息相關。拿破侖·希爾把它稱為“無窮的智慧”,DeepakChopra稱之為“純意識”。oshuaRoman則用美麗的詞藻將之形容為:“……我們心中的一片永無止境之地”。這個存在於我們心中的美好世界雖然無法用文字準確的描述,卻可以用心感受到。

擁有創造力即意味著放鬆身心,進入自己內心的這一境界之中,運用所謂的“無窮的智慧”。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天賦,它有待於你去發掘。我們每個人都是擁有才華的生命個體,因為我們都能夠汲取相同的無盡之源。我們都天生被賦予了這樣的厚禮。

從創造力出發時,我們擁有的是一片豐裕的土壤,不存在任何束縛。隻有當我們從競爭的角度考慮時,限製和短缺才會被考慮進來。

所謂“更有創造性”是一種不恰當的說法。你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創造性的個體。然而,你可以通過實踐,使自己變得更加嫻熟,或者更深入的理解圍繞在你身邊的創造能量,這種能量,是你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無限汲取的。

以下8點有關提高創造力的建議,也許會對大家有所啟發。

1.處於放鬆狀態

用點時間,做令自己感到愉快的、能夠帶來歡樂的、你熱愛的或能夠使自己全身投入的事情。 比如沉思、散步、遊泳、閱讀令人心情愉快的文字,或者記日記——寫下你的想法。(這會相當有幫助!)

2.激發你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高度視覺化的。研究發現,練習在閉上雙眼的情況下,想象麵前看到的栩栩如生的畫麵,是一種很有幫助的方法。

嚐試這一方法。 閉上雙眼,想象自己在一個場景裏,任何一個場景都可以。好的,選個你認為理想的場景,嚐試想象你看到的這一場景中的細節。去注意各種色彩、質地,去觸摸。它們摸起來是什麼感覺?你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溫度感覺是怎樣的?等等。

3.專注於此刻

每一位傑出的音樂家或藝術家都會告訴你,當他們在創造偉大的音樂或藝術品的時候,他們的頭腦中沒有任何雜念,他們完全沉浸在此刻的創作之中,感受意識的流動。運動員們把這個稱作“現場感(beinginthezone)”。你可以通過對你此刻做的任何事情(不管是在吃飯、洗碗、整理床鋪,還是別的什麼)傾注全部的注意力,來嚐試練習僅把全部意識集中在當前時刻的能力。沉思可以起到很大幫助。

4.得到靈感

試著去想象打動你的美好事物。翻閱含有能夠激發人思維的圖片的書籍,參觀美術館,讀啟發人靈感的文字,與能夠使你冷靜的人交談。

5.畫圖

這也許聽起來有些可笑,但確實是發掘自身創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畫圖促使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在這一點上,強力推薦一本由BettyEdwards著的《像藝術家一樣思考(DrawingontheRightSideoftheBrain)》的書,以及她所寫的與之配套的手冊。這本書是專門為那些從未受到過繪畫訓練的人撰寫的。

6.尋找替代方案

保持好奇心。試著問自己,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件事情。當你看到了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之後,再問一問自己:“有什麼其他方式做這件事呢?”心理上建立起這樣的一種態度——“總有另一種方法”,即便其他方法看起來似乎“不可行”時,也要如此。

7.開放的心態

不要將任何你想到的點子拒之門外,不要輕易對它們做出判決。重視每一個從你的大腦裏冒出來的主意,哪怕是那些看起來“愚蠢”或“顯而易見”的想法。這個方法能夠催生更多有創造性的想法從你的心中浮現出來。

8.把思考過程落在紙上

用一疊活頁紙(或者一個筆記本,最好用活頁紙,這樣你不會因為要保持紙頁的整潔和相互間的組織性而感到約束)。寫下思考中你的大腦裏冒出的一切:隨意的詞語、短語、主意、想法……有時,你也許會想要把一些元素圈在一起或在它們之間畫線,來將不同的主意聯係在一起。當靈感閃現時,一定要跟住它。這時如果你突然想到了另一個主意,先把它簡略的記在同一張紙或另一張空白的紙上。

做個有涵養的精英

職場精英需要做一個有涵養的文明人,在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文明大國裏,應該不需要討論就能夠達成共識。可是,怎樣做才算是一個有涵養的文明人呢?

提出這個問題,讓人想起了龍應台的論述,曾有人要求他簡單扼要地說出“文化是什麼”。

龍應台的回答樸實得出乎人們意料——文化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中。 比如: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樹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遜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嗎?他對家裏的保姆和工人以禮相待嗎?

龍應台回答的是“什麼是文化”,這正是談到了一個人的涵養問題。

涵養,其實就是一種文化修養,一種文明禮儀。這種修養和禮儀體現在一個人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體現在一個人的一顰一笑之中,體現在一個人的整體氣質裏麵。說一個人有涵養,並非單純說他有知識。因為念書多的人並不見得真有涵養,不識字的人不見得不懂教養。 比如,參加某項活動當大家都在等你的時候,你毫無愧色地遲到;課堂上老師講課時,學生毫無顧忌地跟老師比賽音量;在應該安靜的公共場合大聲說話引來側目而毫不自知;夜深人靜時在家屬區的樓下大聲喧嘩……類似的不文明現象在號稱文明的都市裏並不鮮見。而相反的,在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農夫家裏,也有城裏不為所知的“禮數”。

那些鄉下的老奶奶往往有一堆要求晚輩的規距:什麼在長輩麵前不能翹腿、不能晃腳、不能頂嘴,大人沒吃飯小孩不能搶先端碗,給老人接遞東西必須用雙手,對客人要以禮相待,哪怕他是上門的乞丐等等,規距真是多得數也數不清。很多人都嫌奶奶嘮叨,可細細思考,深受孔孟之道影響的中國人不就是祖祖輩輩都在這樣教育後代嗎?隻是過去的許多“禮數”在改革開放後被西化了的都市人丟棄了,隻有在偏遠的鄉村才可覓那遠古的遺風。

在那些鄉村老人們的眼裏,寧可舍棄財物,也絕不能丟了“禮數”。他們也許一生都不知道孔子所謂“爾愛其羊,吾愛其禮”為何意,但是他們舉手投足之間,無處不體現“禮”。這種“禮數”,說白了就是一種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尊重,是做人的基本涵養。這些“禮數”經過祖輩父輩的代代相傳,經過家家戶戶的耳濡目染,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人們的價值觀,這大約就是龍應台所講的文化。

其實,講“禮數”也好,講“涵養”、講“文化”也罷,最終都體現的是一個教養問題,就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耳濡目染形成的習慣——懂得尊重自己的習慣,懂得尊重別人的習慣,懂得尊重自然的習慣——有好習慣就是“有教養”,有“涵養”,沒有好習慣就是“沒教養”,“沒涵養”。

精英離不開高貴

精英都應該有一種高貴的氣質,在一大堆人中,能夠一眼就讓人覺得卓爾不群。俗話說“三年可以造就一個富翁,三代造就不了一個貴族”,造就一個貴族為什麼那麼難?就其本質約略言之,我們可以對“貴族”做個基本定義:“高貴精神氣質的物質與人格承載者”。

僅有“物質”,黃金鑽石、豪車大屋,有時映襯的恰恰是靈魂的醜陋與低俗;僅有“人格”,在冷酷而強大的現實麵前,又難免蒼白無力、顧影自憐。“物質”與“人格”都有了,它們承載的“高貴的精神氣質”指的是什麼?主要有四個主題詞:純粹,真誠,強大,負責。

在聽到年輕的小提琴大師呂思清的演奏之後,有人曾經發出過一句著名的感慨:純粹地做事,把事情做純粹是多麼幸福啊!在一篇比較柳傳誌與張瑞敏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讓人難忘,張瑞敏堅持的是“以純粹應對複雜”,柳傳誌擅長的是“以複雜捍衛純粹”,總之純粹不僅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力量,而最終是一種了不起的境界。

真誠是一切美德的起源,去偽存真是人生的長期修煉,“精誠所至”則是“金石為開”的必要前提。國學大師季羨林有一句名言叫“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如果“真話不全說”屬於生活的智慧,“假話全不說”就是很高的操守了。但操守之外,善意的謊言說不說?可見真誠與否也並不全在言說,還在內心與結果。真誠已屬不易,善意的、能夠讓“金石為開”的真誠更難,惟其如此,這種真誠才可能成為支撐高貴氣質的核心要素。

“強大”對於高貴之所以重要,首先,如果你足夠“純粹”、足夠“真誠”,你的內心就必然會變得強大,越來越強大;其次,在常常 表現得“冷酷而強大”的現實麵前,如果你的內心不夠強大、不夠堅韌,你就隨時可能被打垮擊碎,就經不起任何比你更柔弱的力量的依靠,因此也就根本沒有機會去呈現或者證明你的高貴。需要提醒那些喜歡咬文嚼字的朋友們注意的,是這裏的“強大”隻是指內在的、精神氣質的強大,而且一切外在的強大都是從這裏開始的。

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個詞:負責,對別人負責,對未來負責。而近年來,可能是人們尚未完全從過去那種“以強製性的對你負責的方式,無情地傷害你、屈辱你、剝奪你”的陰影中走出來的緣故,很多有更大能力的人津津樂道於自我服務,自我滿足,自我陶醉,而漠視甚至嘲笑那些勇於承擔更大責任的人和行為。

做到了上麵所說的四點,就可以稱之為一個精神高貴的人,就可能擁有一個高貴的人生。高貴的人生,是一個大寫的人生,職場精英也應如此要求自己。

別忘了推銷自己

精英必須懂得推銷自己。推銷自己有許多形式,但總結起來隻有一句話——讓別人認可你,接受你,歡迎你,推崇你,愛戴你。學會推銷自己,就是向成功邁進一步!

這個世界太大了,能認識你的人沒有幾個,這說明你個人的圈子實在是太小了。如何讓我們的圈子變大,又如何讓更多的人認識你呢?

每一個人都想成為他人眼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我們站在舞台上時,都想一舉成名;當我們站在麵試官麵前時,都想被一眼看中;當我們在銷售產品時,都想被購買光光!當我們……

據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有71%的客戶之所以從你的手中購買產品,不是因為你的價格非常低,也不是因為你的產品質量非常好,也不是因為你的服務是最好的,而是因為他們喜歡你,信任你,尊重你!因此,精英,首先學會推銷自己!

相信大家都知道拳王阿裏,他在1974年奪取了第二次世界冠軍。那次,他在賽前向新聞媒體放言:“我將在5秒之內把對手擊倒,令他招架不祝”他說這句話究竟有何目的呢?其實,他隻是在自我推銷而已。當他的對手聽到這句話時,自信心便開始有些動搖,並且不敢肯定自己。

比賽前當裁判解說規則時,阿裏便瞪著他的對手,像是在告訴他:“我要給你一點顏色瞧瞧。”這些都是阿裏自我推銷的一部分。後來,在和利歐·史賓克比賽時,他沒有做好正常的自我激勵步驟,結果全世界的人都看到阿裏被擊敗了。他失敗於沒有向自己推銷自己,他失敗於未能再度肯定自己是第一號人物。當他第二次與史賓克對抗時,他沒有忘記這一點,於是全世界的人又都看到他再度奪得世界重量級拳王冠軍的頭銜。

推銷自己,是所有成功人士都必須具備的技能。

要成功地推銷自己,就得對自己“這個產品”有底氣與信心。若是自己本身就有很大的不足,或者本來“產品”還過得去,但總覺得不如人,那麼就不要奢想把自己推銷出去了。

人靠衣裝塑造個人形象,雖然服裝不能造就完人,但是穿著得體,會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便於你打開局麵。當然,優雅的談吐,文明的舉止遠比服裝重要。

一個內向的人與外向的人相比,肯定是外向的人更容易贏得別人的認同,成功地推銷自己。一個健談的人與一個寡言的人比較,通常,健談的人更容易取得人們的認可。一個熱情的人和一個冷淡的人在一起,恐怕沒有人會去選擇與冷淡的人相處。一個富有個性魅力的人與平庸無華的人相比,有個性的人更容易把自己推銷出去。

把自己推銷出去的場合很多,各種聚會,業務往來,都為人們提供了合適的場合。這時,在禮貌的寒暄與交談後,可以適時地遞上自己的名片或者留下電話。這樣,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就會開辟自己的人際網絡。

要風度翩翩地競爭

毋庸諱言,職場滿布挑戰與競爭。這是職場的必然也是職場的必需。沒有競爭的職場隻會在死氣沉沉中走向消亡。通往精英之路,也是一條競爭之路。精英,必須有競爭意識,敢於挑戰,勇於競爭。這種競爭,既包括與同行的競爭,也包括與同事的競爭。

精英必須有競爭意識,而且這種競爭意識比普通的白領更加強烈。在同事之間,時刻都瞄準第一的位置,絕不允許自己說出“無法完成”這4個字。他們不給自己任何失敗的理由與借口。盤旋在他們頭腦中的永遠是“怎樣做才能比別人更好,怎樣做才能達到最好。”要把別人打下去的念頭在他們心中深深地植根,無法撼遙

在同行之間,他們時刻在思謀著如何讓自己的產品、服務超過競爭對手,時時關注著競爭對手的動向並隨時準備采取反擊措施。壟斷會被國家製裁,但在精英的心中,卻絕對有著實現壟斷的隱性需求。他也許早就明白這是一場沒有止境的戰爭,但他從沒想過從戰場逃離,戰到最後是他對自己的嚴厲要求。

但是精英就是精英,他們的競爭絕對不會走向兩敗俱傷的死胡同,而且他們瞧不上死纏爛打。他們的競爭,始終保持著一種高雅的姿態,低劣的人生攻擊,惡俗的詆毀造謠,他們都不屑一顧,認為這貶低了他們的身份。精英的競爭,是種英雄惜英雄的競爭,要用真本事一較高低,要用高級別對手的倒下證明自己的價值。

精英的競爭,即使刀光劍影,也是明刀明槍招式見真章,絕無背後的刀子更無拚命打法,即使風疾雨狂,也是浩浩然然用力量見輸贏,絕無陰風邪雨用陰招傷人。風度翩翩,讓精英們即使身處險惡的競爭中也風姿卓然。

優秀的運動員,無論他們在賽場上如何一心一意要把對手打敗,但都不會用有違運動規則與體育道德的招數,而隻會依靠自身的實力與智慧,更不會下了賽場之後視對手為仇人。輸了比賽的運動員會友好地向贏得比賽的運動員祝賀,而贏得比賽的也會給予輸了比賽的真誠的擁抱。

競爭,保持一種風度,是一種對自我的肯定與堅信。競爭中失去風度,其實是對自己的實力喪失了信心,失去了贏得勝利的底氣。一旦喪失了信心與底氣,你怎麼還能奢望贏得競爭呢。沒有風度的競爭,在傷害對手的同時也將你自己傷害。同事間的惡語中傷可能會一時得逞,時間久了你的伎倆會被人識破,到時你就會成為人人遠之的人;將同事的工作成果竊為己有更是一種鼠目寸光的行為。同行之間的惡意競爭更是得不償失,是一種毫無技術含量的蠻漢行為。如果你認為隻要對手被打倒你還站著就是你贏的話,隻能說明你看拳擊比賽太多了,是的,拳擊比賽中是這樣的規則,但是現實中的火並一定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或者同歸於荊

如果你能風度翩翩地競爭,贏則優雅高貴,讓對方心服口服;輸則尊嚴保全,使對方敬重。在競爭中風度翩翩,意味著你的自信與自尊永不低頭,我們都明白,隻要自信仍在,自尊仍有,那麼卷土重來未可期。而且,風度翩翩地競爭,就為自己保留了退路,為自己留下了實力,東山再起就不是癡人說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