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灰兔的教訓(1 / 1)

小灰兔蹦蹦跳跳的來到鬆樹下,對小鬆鼠說:“你快下來,我們一塊采蘑菇去,聽說蘑菇又鮮又嫩,營養特別豐富,吃了可補身體啦。”

小鬆鼠一邊從樹上下來一邊說:“我從來沒有采過蘑菇,不知道蘑菇是什麼樣兒的。”

小灰兔和小鬆鼠來到一個爛樹根邊,看見爛樹根上長著許多紅色斑點的傘形東西。小灰兔說:“這東西肯定就是蘑菇,快嚐嚐”。

小鬆鼠不放心地說:“要不還是問問別人吧!”“我才不問呢,讓人家知道我們連蘑菇都不認識,太丟人了。”小灰兔說完,采了幾個就吃了起來。沒過多久,小灰兔的肚子痛了起來,疼得在地上直打滾。小鬆鼠急忙叫來了兔媽媽。兔媽媽說:“你剛才吃的是有毒的蘑菇,中毒了。”

經醫生全力搶救,小灰兔才轉危為安。她看著身邊的小鬆鼠,深有感觸地說:“我不懂裝懂,誤食了毒蘑菇,如果不是搶救及時,恐怕連小命也丟了,我會吸取這次教訓的!”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不懂的問題應該虛心向別人請教,不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裝懂誤了大事。

一、亡羊補牢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隻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裏鑽了進來,把一隻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幹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裏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

這位牧民很後悔沒有認真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於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隻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二、葉公好龍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葉公經常對別人說:我特別喜歡龍,龍多麼神奇、多麼吉祥啊。他屋內的梁、柱、門、窗,都請巧匠雕刻上龍紋,雪白的牆上也請工匠畫了一條條巨龍,甚至他穿的衣服、蓋的被子、掛的蚊帳上也都繡上了栩栩如生的龍。

方圓幾百裏都知道葉公好龍。天上的真龍聽說以後,很是感動,便親自下來探望葉公。巨龍把身子盤在葉公家客堂的柱子上,尾巴拖在方磚地上,頭從窗戶裏伸進了葉公的書房。葉公一見真龍,頓時嚇得麵色蒼白,渾身發抖,轉身逃跑了。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看事物要懂得去看到它的本質,不能夠盲目的去追捧一些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