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曆史知識點(1 / 2)

第1課鴉片戰爭(一)

虎門銷煙:1、時間:1839年6月3日(6.26國際禁毒日)2、人物: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提避趨之)3、皇帝:道光帝4、曆史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鬥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誌

(二)鴉片戰爭1、根本原因(目的):打開中國大門、傾銷商品,掠奪原料2、直接原因(借口):林則徐虎門銷煙3、時間:1840—18424、結果:中國戰敗,簽定《南京條約》5、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①清朝政治腐敗,經濟和軍事技術落後2英國國力強盛,武器先進3腐朽的封建製度無法戰勝新興的資本主義(根本]6、鴉片戰爭失敗說明了:落後就要挨打7、影響:①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為什麼開端:社會性質變化)

(三)中英《南京條約》1、曆史地位: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2、時間:1842年3、內容:1割讓香港島給英國、2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最能反映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目的)③賠款2100萬銀元4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4、《虎門條約》:1843年,英國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麵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一)第二次鴉片戰爭1、根本原因(目的):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2、侵略者:英法為主凶,美俄為幫凶3、借口:“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4、時間:1856---1860年5、重點事件:1860.10,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二鴉的罪行1)6、結果:中國戰敗,簽訂《天津條約》、《通商貿易章程善後條約》、《北京條約》7、《通商貿易章程善後條約》:承認鴉片貿易合法化8、《北京條約》:①增開天津為商埠②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10、第二鴉片戰爭的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進一步加深(二)沙俄割占中國領土:中俄簽訂一係列條約,俄國共割占中國東北西北15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二鴉的罪行2)第3課太平天國運動(一)金田起義1、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朽無能,國內階級矛盾激化2、時間:1851年1月11日3、地點:廣西桂平縣金田村4、國號及軍隊、太平天國,太平軍5、人物:洪秀全,馮雲山等(拜上帝會)6、意義:標誌太平天國運動爆發7、永安建製:標誌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起政權組織(二)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軍攻占南京,定為都城,把南京改為天京(三)北伐和西征:標誌著太平天國軍事上進入全盛時期(四)天京事變曆史地位: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五)1864年天京陷落,標誌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六)太平天國的綱領性文件:1、《天朝田畝製度》2、洪仁軒頒布《資政新編》,第一個提出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但沒有實行的條件(七)太平天國運動的曆史意義:太平天國是是中國曆史上規樓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運動性質),堅持鬥爭14年,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八)失敗原因:1、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2、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九)太平天國與以往農民運動不同之處在於:它誕生於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最後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第4課洋務運動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2、根本目的:維護清朝的統治3、時間:19世紀60年代一90年代4、口號:“自強”與“求富”5、主張:師夷長技6、代表人物:1中央:奕②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曾李左張一顆心)7、派別:地主階級洋務派8、主要內容:①前期以自強為口號,發展近代軍事工業②興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③後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一些近代民用企業④籌建新式軍隊(南洋、北洋和福建)9、主要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最早)、江南製造總局(曾李,最大)、福州船政局10、主要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李鴻章)、開平煤礦(李鴻章)、漢陽鐵廠(張之洞)、湖北織布局(張之洞)11、洋務運動的評價:(1)進步性:T洋務運動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地位)②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企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最大影響)3.對西方列強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製作用(2)局限性: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清朝統治,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12、性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13、失敗標誌:在甲午中日戰爭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全軍要沒14、失敗原因:1根本原因:沒有變革落後的封建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