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湖風光(1 / 2)

第一章太湖風光

江南的三月天早已是春意昂然,山清水綠,更增添了幾分畫意。而江南的太湖更是碧波蕩漾,*宜人,這個季節正是出遊賞春的好時節,許多沿岸的大戶人家,江湖俠士,遊學的士子多再此遊湖,是以三月間,太湖沿岸的大小遊船一齊出動,滿載著遊人,湖麵上更是管竹絲樂之聲不絕於耳。再加上江南一帶尤其是太湖一帶近年來學風甚濃,書生文人極多,太湖沿岸的觀湖亭亦留下了不少詩詞。更有歌姬在湖麵上放聲高歌,引得遊人竟相回顧。

自五年前,當年官家的皇長子趙祺受封吳國公以來,在太湖一帶多建工坊,又著人興修水利,推行占城水稻,一年雙收,使得糧食五年來翻了一翻,且多打擊豪強惡霸,百姓安居樂業,雖近年來江北戰事不斷,大量流民南遷,但是卻絲毫未影響到江南之地的繁華。故而,如今長江以北之地幾乎都為蒙古所占,但是江南卻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雖然賦稅還是那麼多,但竟比前些年,普通百姓的日子好過了許多。

吳國公重工商,比之一般的官員王公大有不同,並且親開工造,建設工院,開發了許多新奇的玩意兒,在市麵上極受歡迎。也因此,在吳國公府的帶領下了,江南、兩浙一帶的大商紛紛會集在一起,籌建了十八商行,專門開展對東洋,南洋一帶的貿易,且在海外占領了一些島嶼,遷民耕種,以緩解江南一帶耕地不足。使得大宋這幾年每年七八百萬兩以上的白銀流入,極大的緩解了近年連年用兵,財賦不足的危機。

而太湖廣闊的水麵上眾多的遊船之中,卻有一艘極大,老遠就可以看見,猶如移動的島嶼一般,上懸掛的是大宋的金龍旗和太湖水師的旗幟。但是這艘船卻並非水師的戰艦,而是一艘極為華麗的遊舫,一直在太湖一帶的做生意的船卻是都知道這是吳國公的座船,經常用接送一些尊貴的客人又或是自己出遊才會動用。今天卻又不知是國公大人自己出遊還是有貴客來訪?

“都說蘇湖熟,天下足,我看這一點都不假,單開太湖三府一帶百姓富庶,閑暇之餘遊湖而樂,管竹絲樂之聲不絕於耳,幾乎可使人們忘卻江北的戰事,還以為是在太平盛世了。”太湖之中一華麗的遊船上一為紫衣少婦在船艙中臨窗望道。

船艙中有三男四女,幾位女子都是風化絕代,除了隻有一個十三歲左右的少女外,另幾人均是看起來二十五六的摸樣。不過,那紫衣少婦與那少女神色之間頗是相似,看起來二人似是姐妹,其實乃是母女。不過由於她保養極好,再加上天生麗質,竟看起來隻有二十五六的摸樣,怕實際上有三十歲的樣子了,而其他兩位女子估計也與她相差不多。

幾人似是對她這種冷嘲熱諷早就習以為常,無人接口,隻有她身邊的一位三十幾歲許,身著粗衣的男子皺眉道:“這位吳國公乃是當今皇上的長子,怎麼不在臨安納福,卻跑到太湖來遊樂,當真是紈絝子弟!而今,一江之閣的淮西早已是戰火連天,王公子弟仍是不忘遊樂,卻不思為國效力,這大宋的氣數怕是盡了。”語氣之中甚是感概傷神,“朝廷腐敗而無能,蒙人又虎視眈眈,曆年交戰,受苦的終究隻是百姓。”

“這為吳國公是皇上長子不假,卻是受封在太湖三府一帶鎮藩的。這幾年在地方上也是做了不少好事,推行占城水稻,收納流民,興海商之路,擴建太湖水師以保護大宋商船,並出兵剿滅沿海的海盜保護大宋子民和商船的往來。如今的太湖三府之地人口劇增,已超過了五十萬戶,人口不下四百五十萬。五年來三府的賦稅已是翻了一翻,雖有近年近百萬流民的擁入,卻無一人餓死凍死,也沒有發生大的動蕩,足見這位吳國公乃是皇室中不可多見愛民如子之人。”坐在首位的白衣女子聽得那男子所說微微皺眉道。這女子一身白衣卻是難掩其美麗之姿,且不似一般的江南水鄉的女子,竟帶有英武之氣,其雙目神光內斂,應是身懷絕學了。她們三人自十三年前便已結金蘭之義,這位白衣女子正是三人中的大姐,那紫衣少婦卻是三人中最小的一個,另坐在船中的青衣女子卻是排行第二。這姐妹三人與那粗衣男子在十幾年前都是轟動江湖的的人物,隻不過後來,排行第二的青衣女子飄然遠遊,那白衣女子也隱居於太湖二人名聲才漸漸為人所忘,但是那紫衣少婦與那男子卻如今在江湖中極有聲望。一個便是當今天下第一大幫丐幫的幫主黃蓉,另一個則在十幾年前幫助大宋堅守襄陽的當世大俠郭靖。

那白衣女子叫慕容雙,是當今慕容世家的當家人,一身的武功在姐妹幾人之中卻是最高的,即使是比之郭靖也不遜色多少。至於那排行第二的青衣女子叫做林月影。十幾年前幾人自襄陽之戰之後便分開了來,林月影一身才學,精通行軍布陣用兵之法,滿腹韜略,當年郭靖隨成吉思汗西征之時就出了不少力,當時蒙古西征各將均極對她極是佩服,也深得成吉思汗的器重,並有意讓其四子拖雷娶其為妃卻被林月影拒絕,後毅然回宋,助宋守城。但是在十二年前,成吉思汗病逝之後,遠去北方遊曆,上個月才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