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讓他保持狀態,與其從頭掌握米格、或者蘇霍伊,還是重拾熟稔的“鷹”靠譜!
所以,還是多一手準備,誰知道後麵自己又會遭遇什麼呢……
思維,一點點延續,筆尖劃過光滑的紙麵,留下簡單而隱晦的潦草筆記。
對哈羅德*費希爾的安排,暫時如此,接下來,龍雲自然想到了與林德貝格的一次會麵,天色陰沉的下午,那場麵,可就不像麵對USAF王牌時融洽。
林德貝格,胡安*馬丁內斯,還是說,應該稱呼他“裏貝克”?
這一點,龍雲起初並非完全確定,不過在穿過重重警戒,隻身踏入麵積不大的套房後,麵對神情平靜、眼神卻流露一絲敵意的前CIA特派員,他卻很快就有所察覺,是的,憑經驗可以斷定,此人頭腦中,的確殘留有“前一任意識”的些許痕跡,這具軀體,曾經是“胡安*馬丁內斯”,可現在卻已經換了主人。
“意識遷移”,聽來匪夷所思、駭人之極的現象,現在卻以一種很直觀的方式呈現在眼前。
既然窺破此人的身份,接下來,龍雲就撇開一些細枝末節、直奔主題。
在四周遍布“能媒”的狹小房間裏,林德貝格的能力被完全壓製,龍雲的發揮也大受影響,不過一段對話後,憑借意識窺探的側麵觀察,他仍然發現,用“胡安*馬丁內斯”或“裏貝克”稱呼眼前的家夥都不妥,因為,名叫“林德貝格”的CIA特派員,他的意識,顯然並非簡單的兩者擇一,而是以裏貝克為主、摻雜一些殘留的混合體。
經過詢問,和一些不經意的窺探,龍雲首先察覺、並消弭林德貝格的抵觸情緒。
長期關押、失去自由,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很痛苦的體驗,尤其對林德貝格來說,超能力的壓製讓其十分不適應。
所以他開門見山,挑明KGB方麵很清楚他身具意識窺探能力的現實(密室中,這些話都未留記錄),在此基礎上,則進一步給出承諾,隻要林德貝格完全配合委員會的調查,事後,當然是在戰爭結束後,在適當約束、監管的情況下,可以讓他回北美、或者玻利維亞自由生活,KGB方麵不會一直囚禁他來搞研究。
這樣的承諾,對一名囚徒來說,肯定是在思忖之餘也有擔心。
對此,龍雲很直率的表示,KGB對超能力的研究“不知比CIA高到哪裏去”,對“僅僅”能意識窺探的人,並無多大興趣,這才讓林德貝格將信將疑。
畢竟,旁人也許一點不信,林德貝格本人卻很清楚,眼前的“上帝之手”維克托*雷澤諾夫,他的超能力就顯然遠勝過自己,居然可以操控他人的意識和行為,有這種恐怖的能力在,意識窺探又算得了什麼?
既然如此,暫時放下一個包袱,林德貝格就采取合作態度,讓龍雲獲得了不少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