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海空軍對話(1 / 2)

三月的北京,圍繞“宸龍”的暗流湧動,對此一無所知的龍雲生活規律依舊。

缺席了“宸龍”的第二場選拔賽,接下來似乎還要一直在“隱龍”備戰,他每天都在“〇一基地”抓緊訓練、或者學習理論,幾乎每天都會駕馭強襲機升空演練;忙碌之餘,這些天來也接到過“組織”的幾次指示,卻沒什麼新內容,總之就是讓他認真訓練,有什麼新情況記得及時報告。

從一介平民變成了PLAAF上尉飛行員,且不說這一身份是不是名副其實,在“隱龍部隊”裏的身份定位曾讓龍雲有一點困惑。

他起初還以為,直屬於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隱龍”與“組織”關係緊密,畢竟這支部隊的政委陸春江就來自其中,“組織”至少也參與了秘密武裝的組建,再加上自己也被安排進來,兩者之間似乎應該有一種上下級關係。

然而經過幾天觀察,再加上意識窺探,他很快搞清楚“隱龍部隊”是一支相對獨立的力量,其使命與陸春江宣講的基本一致;至於他自己的身份,就更複雜一點,某種程度上講等於就是“組織”在秘密部隊裏的一名臥底,名義上是來自空軍某部的精英飛行員,實際身份卻還是和原來一樣的。

一個民間航空競技選手、“組織”的新成員,以PLAAF軍官身份加入“隱龍”,充當“組織”的耳目與備份手段?

這一做法,在情報界幾乎是司空見慣,龍雲卻覺得新鮮,他起初認為秘密戰線的規矩就是如此,對任何兄弟單位都不會抱有百分百的信任,之所以安插自己進入“隱龍”,除了戰力方麵的考慮外就是一種監視的需要,而後才意識到這一想法的謬誤,同樣隸屬於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組織”沒必要、也不允許向“隱龍”滲透,之所以讓他加入,主要還是因為兩者的任務目標不一樣。

麵對“哈裏夫”,包括秘密戰線上的一係列國家機構,著眼點各不相同。

作為應對威脅的首要選擇,中國*軍方對此事的處理方式十分明確,就是與其他幾大國武裝力量組成多國部隊,對威脅目標實施武力幹預;至於“隱龍部隊”,是國安委在其中的一枚棋子,在必要時響應高層的直接指示,執行一些不便於擺到台麵上的秘密任務;最後,“組織”在此事中的定位,更多還是著眼於“哈裏夫”身上的神秘之處,至於他有何野心、是否威脅到世界和平,現在倒不是最重要的事。

明白了這一點,龍雲對自己的任務倒是有了更多認識,這種身份定位正是他所需要,於是就沉下心來每天跑去基地訓練。

在“隱龍”忙於備戰,比賽耽誤了不少,其他方麵的事可不能一樣怠慢。

以龍雲最近的生活節奏來說,白天在“〇一基地”,晚上也沒條件去航空訓練基地,他就每天抽一點時間查閱資料、熟悉曆史,嚐試搞清楚兩個世界的緬甸聯邦有何異同,為平行世界裏的行動做一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