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非對稱較量(2 / 2)

第一局“宸龍”拿到分數,接下來的第二場,身材瘦弱的楊一琛升空後卻發揮失常——這麼說好像也不太對,誰知道他的正常發揮如何,結果惜敗於“庫爾勒”。

殲-10A對殲轟-7A,少見的戰鬥機與戰鬥轟炸機對抗,按說,這應該是一場沒什麼懸念的戰鬥,在場者包括觀眾、選手也大多猜不到“庫爾勒”的排兵布陣是什麼考慮,大概是想用這種方式來迷惑“宸龍”的思路、為接下來更重要的團隊戰放一些煙幕?然而出乎眾人意料,“宸龍”一方的表現卻讓單挑對抗出現了變數。

麵對中低空的對手,駕機在高空巡曳的楊一琛顯得有些進退維穀,雙方還沒進行一場像模像樣的格鬥,殲轟-7A就憑借一次BVR攻擊擊傷了徘徊不前的“猛龍”。

座機性能被係統判定、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接下來,楊一琛居然選擇了加速脫戰、嚐試掠襲,他憑借殲-10A的推重比優勢甩脫對手追擊,連續兩次掠襲卻都沒有奏效,打光了兩枚PL-8C導彈之後就喪失進攻手段;結果呢,一邊內油航程居於劣勢卻頻繁開加力,另一邊內油充沛還沒怎麼揮霍,然後見底的“猛龍”在一次徒勞追擊後就觸發了安全機製、開始自動返航,“宸龍”的第二局單挑就拱手讓出一分。

航空競技比賽,尤其是一對一的較量,憑借座機的內油優勢“拖”贏比賽始終被視作不光彩。

不過“宸龍”與“庫爾勒”的這場對局則不同,所有人都能一眼看出來,駕馭“飛豹”的新疆隊選手並未消極拖延,反而是楊一琛的戰鬥節奏混亂,先是猶豫不決而陷入被動,而後一味開加力冒進,結果耗光內油落敗也是情理之中,這可不能怪到對手頭上。

前兩局一勝一負,第三場“宸龍”老將周曉東出戰,麵對同樣使用殲-10A的對手,他的發揮依然穩定,順利為戰隊拿下了第二分。

“一對一”結束,形勢對“宸龍”一方稍有利,主場觀戰的愛好者們並不替“庫爾勒”擔心,隻消看一看接下來的團隊戰地圖就知道,主場作戰的新疆隊有一些優勢;進攻與防禦的較量,在雙方力量接近的情況下總是後者占優,今天的比賽似乎也是如此,“庫爾勒”隊選手們也帶著同樣的信心上場。

賽前規劃堪稱周詳,團隊戰一開始,雙方選手立即按預定計劃行動。

和IFT團隊賽的普通狀況相反,在一副非對稱地圖上,對抗雙方的行動節奏總會有一些差別,各自的任務目標也不盡相同,就像今天,抽簽後擬定作戰方案,“庫爾勒”麾下的兩架“轟-6H”立即出擊,掛載角反射器、信標發射機的無人機爬升到七千米高度,以六百五十公裏時速向峽穀地區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