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液體抗荷服(1 / 2)

和戰鬥機相比,強襲機的座艙普遍要偏大一些,距離地麵也更高,此外加上一些座艙布置、安全逃生方麵的考慮,飛行員進入座艙都是從下方攀爬進去,這在各國設計的機型上幾乎都是一樣的。

雖然在模擬器上練習了很多次,進入“炎龍”的全封閉式駕駛艙,龍雲這還是頭一次。

暗淡燈光下,爬進寒冷座艙的年輕人一下子坐到澡盆狀的“C”型座椅裏,座椅自動調整姿態、並接駁各種管路、線路,整體式抗荷服的液體循環製冷係統很快啟動,之前走向戰機時的一絲悶熱很快消失,他左右打量寬敞而簡潔的“火龍”駕駛艙內部,目之所及,和模擬器顯示的座艙布局幾乎完全一樣。

座艙布置十分熟悉,戰機開始自檢、完成出擊準備的這一段時間,龍雲的感受卻大不相同。

第一次來到“〇一基地”,就倉促坐上強襲機,即將開始人生第一段駕駛強襲機曆程,龍雲在心生忐忑之餘,一開始也有些懷疑。

按照他戰鬥機駕駛的經驗來看,如果沒有一些實機訓練環節,僅通過模擬器,是不可能讓初學者掌握一款機型的駕駛、更遑論升空執行任務——駕駛鋼鐵巨鳥翱翔蒼穹,畢竟不是一種遊戲、而是複雜的技術工作,模擬器可以幫助飛行員熟悉座艙布局、起降流程,甚至可以演練戰術思路與戰法思想,卻不能給操控者帶來起碼的加速度與臨場體驗,這對培養飛行員的“手感”十分不利,單用這一手段是無法培養出合格機師的。

一開始的想法大概如此,等真進入“火龍”強襲機座艙,隨著戰機完成自檢、座艙裏光線逐漸變強,近乎無死角的視場顯示就讓龍雲一下子大開眼界,甚至讓他第一時刻想到了“死城”中所經曆幻景中的場麵。

別的子係統且不說,單就顯示一環,看起來和模擬器上的開闊視野的確很像嘛!

和傳統戰機相比,集成若幹人類科技最新成果的強襲機,從某種程度上講,對駕馭者的要求反而要更低一些。

此時此刻,坐在低溫狀態的X-7A“火龍”駕駛艙內,龍雲注視著機體的自檢流程,他很快意識到一點,科技水平更高、戰鬥力更強的強襲機,本身的操控難度卻並不算高,首先很多操作都可以選擇全自動模式,其次,設備更先進的強襲機,對飛行員個人的身體條件限製也相對寬鬆一些。

首先是視力這一方麵,就看“火龍”強襲機座艙四周上下融為一體、幾乎看不到縫隙的顯示屏,經過處理的圖象被精確顯示到屏幕上,雖然和真實視覺相比在景深方麵還有一點缺乏,但疊加的輔助顯示功能完全可以抵消這一缺陷。

圖象背景上的一個個高亮符號,對飛行員捕捉、識別目標很有幫助,靜視力與動視力的要求就可以相應放寬。

不僅如此,就他自己的感受,現在穿著的一身整體式抗荷服也和普通戰鬥機上的款式不同,似乎是一種灌注液體、借助液體不可壓縮特性提供軀體支持的“沉浸式抗荷服”:這種設計,在曆史上早已有之,卻因為技術難度過高和很要命的使用複雜度而曇花一現,不過到了強襲機時代,大體積的強襲機安裝此類抗荷代償設備難度降低了不少,再加上科技的進步,才讓沉浸式的液體抗荷服又一次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