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隔海相望的韓國,一時間倒隻有極端分子叫囂戰爭、不見民眾上街抗議政府,然而這並非說明其完全站在美國一邊,恰恰相反,瓦蓮京娜所得的消息顯示,該國政府正通過秘密渠道與蘇維埃聯盟等東方國家接觸,分明就有一點臨陣投誠、脫離北約陣營的意思。
日本與韓國,美國人在亞洲的橋頭堡,兩個國家一下子都亂象頻發,更遙遠的西歐國家也是一片朝野嘩然。
很明顯,對似乎戰無不勝的U.S.Navy,雖然軍方對戰局早有心理準備,自由世界的絕大多數人卻從未真的考慮過一點,擁有全球海權的合眾國居然會在海洋上一敗塗地。
對於依賴海洋作為紐帶,互相聯係在一起的西方世界,大洋上的失敗比任何一場陸上戰役的失利都更能刺激到人們脆弱的神經,這一點,龍雲從探員提供的資料裏看得很明白,至於美國人接下來到底會如何應對,是回到談判桌前、還是幹脆一條道走到黑,眼下局勢尚不明朗,不過有一件事是明擺著的,那就是不管他們如何行動,這場戰爭的結局似乎已經注定,除非雙方爆發全麵核戰——這幾乎就是不可能,否則百年霸權的U.S,“自由世界的領袖和燈塔”,最終的失利已經是絕難避免的了。
聆聽過了遠東戰報、和整個西方世界的震動,接下來,龍雲沒過多詢問和戰鬥相關的新聞,他現在的心思也不在這上麵,他接著問起了另一件事。
剛剛從遠海戰場返回,按照維克托*雷澤諾夫的身份行動,年輕人似乎應該詢問一下來自莫斯科的歌唱家、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的行蹤與日程,不過麵對情緒高漲的瓦蓮京娜,龍雲覺得還是先問正事比較好,他在參與紅海軍作戰、搭乘“魯斯蘭”運輸機出征前還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事關“能媒”的緬甸方麵事務進行了一番分析,申請親自跑到這個國家進行調查,現在就先問一下,這件事情,上麵有沒有給出答複。
聽到維克托的問題,出乎他的意料,瓦蓮京娜卻主動說起了歌唱家的去向,她告訴龍雲,柳德米拉眼下就在哈巴羅夫斯克,不過根據演出團隊的整體安排,接下來她很快就會啟程前往旅途的下一站。
“哦……?
瓦利亞,你是說……”
“是呀,我這兒也才得到消息,不過這大概是事先定好的一項日程。”
對中將同誌的驚訝,瓦蓮京娜沒看出什麼不尋常之處,她覺得維克托會有這樣一幅表情實屬尋常,於是簡單解釋了兩句。
聽到探員的話語,心裏泛起一絲驚訝,龍雲對歌唱家的行程安排的確是很意外,這倒不是因為他急於見到戀人、而是完全迥異的另一種原因,瓦蓮京娜口中的“下一站”完全在他意料之外,和蘇聯遠東的任何一座城市相比,都更讓他感到驚奇。
“中國北京”,一趟造訪遠東盟友首都的旅程,事情居然會這麼巧!
大戰當前,對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這樣一位紅遍莫斯科的年輕歌唱家來說,去往遠東巡演、順便對加強兩國之間的聯係出一點力,這種安排也實屬尋常,不過對龍雲來說,平行世界裏的中國究竟是一副什麼模樣,他此前就十分好奇,現在聽到這安排自然就十分詫異,同時也萌發了一個模糊的念頭。
仿佛是為了和心中的念頭呼應,接下來,話題從歌唱家回到了“克格勃的安排”上,對緬甸最近的一些一場動向並無所知,瓦蓮京娜隻是轉述了上麵發來的訊息,委員會方麵經過深思熟慮,已經在原則上同意了維克托的請求,並結合歌唱家的動向給出了一係列行動指示,建議他借此時機前往中國,然後“視具體情況,決定接下來的行動方向”。
一段語焉不詳的命令,在傳話者看來也許有點莫名其妙,頂多會知道上麵的大概建議是“讓維克托和歌唱家一起去中國訪問”;至於具體的情形,龍雲卻知道的一清二楚,他略為思考一下,很快就明白了克格勃方麵的全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