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原因不明(1 / 2)

要解決的謎團很多,真正梳理一下思路,龍雲最先考慮的還是他這次任務的真正意圖。

身為一名新近入職的克格勃探員,獨自前往“死城”調查慘劇之夜的真相,關於意圖的解讀會有兩個層麵:其一,通過線索搜集與分析,弄清楚慘劇發生的真相是什麼,其二,假使找到了真相,又要如何向克格勃方麵、乃至馬林科夫總書記彙報?

這兩個問題,看起來好像是一回事,其實含義卻各不相同。

說白了,既然是抱有自己的一些目的而前往調查,對“死城”中所見到的一切,龍雲都需要仔細斟酌,而不是毫無保留的把情況都彙報上去。

關於這個問題,在地下基地裏一邊穿行、一邊思考,腦海中逐漸形成的判斷也變得越來越清晰,在地下空間的中央大廳裏查看過當時的情形,又翻看了不少支離破碎的遺留資料,龍雲現在就更加確定這一點,不管十七年前的那場慘劇經過如何,似乎都不是因為“羅馬”基地的研究所致。

或者,說的更確切一點,整座“羅馬”基地似乎是毫無防備的遭遇了一場慘劇,這和他之前的想象相去甚遠。

在第二次進入“死城”之前,對“黑牆”之後的世界一無所知,龍雲雖然曾經在這座廢棄基地裏逗留過,卻沒時間、也沒機會去詳細調查基地裏進行的秘密研究。在他的設想中,既然是在這兒發現了儲量巨大的“能媒”,也建立了規模龐大的秘密基地,那克格勃方麵肯定是有一些計劃,然後就在一係列的絕密研究過程中出了什麼疏漏,才會導致神秘力量的猝然爆發、基地裏所有人都無從幸免……

這樣的猜測,似乎是比較合乎常理。

然而現在,龍雲眼前所見卻並不是這樣,他借著毫無色調感的“黑光”探查了地下空間的每一處角落,雖然沒時間把所有地方都翻個遍,大廳裏的很多設備也根本叫不上名字,不過憑借陸續搜尋出來的紙麵材料,一邊閱讀、一邊在腦海中把事件都串起來,他還是對“羅馬”基地的日常運作有了大概的印象。

這些紙麵也許已經泛黃、卻在“黑光”下無從顯現的材料,其實還多虧了那個年代計算機等信息產品還比較原始,很多工作流程中,計算機的介入程度都很有限,科研人員和一般工作者都更習慣於做紙麵記錄。

憑借這一有利條件,龍雲在探查過程中就注意收集這些材料,比較簡短的當時就匆匆閱讀一遍、記錄下梗概,如果是篇幅較長的東西,就暫時標記一下然後放回原處——現在暫時隻能如此,他這次來“死城”,雖然是為了調查取證、收集線索,但是要說把“黑牆”後這片龐大區域裏的材料都裝上卡車帶走,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是在這樣的匆匆閱讀、思路整理之中,龍雲才逐漸搞清楚,從探險隊在中亞腹地發現能媒、到“羅馬”基地慘劇爆發,這一段並不算長的時間裏,其實這座秘密基地裏一直都在大興土木、進行規模龐大的建設與實驗準備,真正開展的實驗項目卻並不多。而且,這些前期開展的實驗,從寥寥幾篇遺留下來的文檔來看,取得的進展的確十分驚人,然而這些結論性的東西、還有相關數據恐怕都一起保存在地下基地的那些老舊計算機、磁帶裏,現在當然就變成了一堆廢物。

這樣一來,龍雲很快就發現,降臨在“羅馬”基地的這場慘劇,很顯然並非是由什麼危險的超能力實驗而引發,反而像是一場毫無征兆的“天災”。

是“天災”,而非“人禍”,這一判斷的價值是毋庸諱言的。

在空無一人的龐大地下空間裏,仍然習慣性的端槍前行,他始終都沒找到任何一絲“人禍”的證據、或者實驗失敗的那種亂七八糟的現場,基地裏的紙麵材料上也一樣,壓根就沒提到什麼前景未知、風險極高的超能力實驗,更沒有什麼“實驗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任何蛛絲馬跡。

從穿過“黑牆”到現在,已經在整片建築裏盤桓了許久,就龍雲對這一片地下基地的整體印象而言,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多年、眼前的景象也早已物是人非,他還是能感覺到當年基地裏的運行景象。

在“慘劇”爆發之前,似乎這兒的一切工作都還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進出螺旋通道與中央大廳的載重卡車川流不息,把一車車土石運送到地麵,才挖掘出了規模如此龐大的地下巨坑;一條條粗壯電纜,從地麵建築群裏的配電站引入地下,為布置在各處的大量設備提供電力;從克格勃“羅馬總局”調派來的技術人員,在討論會上集思廣益,確定接下來的設施建設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