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鈕驟然按下,鮮紅色的PL-8C導彈在天空中拖煙飛舞,由於龍雲暫時接管了座機控製,暫時有一點無事可做的邊超,視線裏卻倏忽出現了一小點隱約黑影,他馬上意識到對手也實施了迎頭攻擊,立刻提醒劉威注意規避:
“正前方疑似導彈!——兩枚!”
“零二明白!”
匆忙間作出回應,劉威立即施展對抗導彈迎頭攻擊的迷惑戰術,在後拉節流閥降低紅外輻射信號的同時,就已經進入了大坡度側轉、並發射了一組耀眼的紅外幹擾彈,在確認導彈鎖定失敗之後才一推節流閥、適當補充推力,進入到大角度俯衝向下的彎曲航跡中。
一整套規避動作,還算是新手的劉威卻完成的相當漂亮。
在近距離上對付PL-8C這類第二代紅外製導導彈,除了幹擾彈的合理使用外,還需要配合戰機的正確機動;如果因為驚慌失措而一路加大油門隻顧逃跑,那除了讓尾噴口火焰在導彈自導頭位標器的凝視下成為絕好標靶外,並沒有任何用處——哦,當然如果你駕駛的是MiG-25,那就另當別論:如果有敵機用紅外製導導彈攻擊你,不要猶豫,直接加力全開疾速奔襲吧!
對極速有限的格鬥導彈,MiG-25那樣的變態戰機的確可以飛的比導彈還快,這種事可不是說說玩而已的。
頗為利索的甩脫了鮮紅色導彈的威脅,從大角度俯衝中費力改出,劉威注意到身後天空中的扭曲煙跡竟然有兩條,顯然,對手的這一次攻擊都是瞄準他而來,卻被連續的機動和紅外幹擾措施給晃了過去。
出擊沒有幾回的新人,竟然在兩枚PL-8C的攻擊下安然無恙?
對自己的格鬥能力有了一些信心,劉威興奮的緊握拳頭,他在駕駛艙裏四處環顧,馬上就見到了發生在高遠天際下的激烈纏鬥。
遠戰之後的狹路相逢,在剛才一場導彈對抗中仍然沒有任何斬獲,“音速”的李氏兄弟已經收起了任何的輕敵之心,他們已經確認,哪怕“宸龍”一哥暫時缺陣,這支新成立的戰隊實力依舊了得;不僅如此,就連之前屢屢出差的那架僚機,現在好像也有點上了道,變得相當不容易對付!
對抗經驗極其豐富,李氏兄弟的直覺自然沒錯,然而他們恐怕絕不會想到,現在掌控零幺號“猛龍”與他們周旋的,其實就正是兩人頗為忌憚的“宸龍”一哥。
駕駛銀灰色的零幺號殲-10A迎擊當麵的“音速”雙機,用遠程連線的方式去控製一架戰鬥機,僅僅麵對毫無景深的平板顯示屏、視場條件相當惡劣的龍雲深深吸一口氣,他幾乎在觸摸屏上使出了渾身手段,駕馭著鴨式布局的“猛龍”在天空中縱橫衝擊;而彈藥消耗甚巨、這時候都隻剩下一枚格鬥導彈的李氏兄弟,也深知情形險惡,他們現在都隻有一次導彈攻擊機會,如果還不能抓住戰機就隻能被動挨打。
遙控戰機參與航空競技,這種事的難度,其實要比打遊戲高得多。
所謂“遠程控製係統”,僅僅依靠速率堪憂的一條通訊線路,傳遞過來的戰場訊息可想而知會極其有限,眼前的屏幕顯示,也絕不等同於飛行員真實的肉眼所見。
將戰機與飛行員位置分離,這套看上去意義非凡的係統,之所以仍然處在試驗階段,主要就是受實時傳遞海量信息的要求所限,天空中的景象,不可能被傳感器百分百無失真的捕捉到,然後還要在極低的延時要求下一路饋送到控製端;當然,真正的無人戰機,這種係統會有“過載無顧慮”的莫大好處,然而現在零幺號“猛龍”的機體過載上限仍然是空載9G、更別說機艙裏還坐著一位飛行員,讓龍雲不能隨心所欲的隨便拉出大過載機動。
即便如此,對殲-10A的戰鬥能力熟稔於心,遠程連線的龍雲,實力仍然不是懵然不知的李氏兄弟可以輕易抵擋。
雙方都抱著攻敵必勝的決心在全力施展,激烈格鬥的閃躲騰挪,天空中的一條條白色航跡馬上就變得紛繁蕪雜;進入一對二的較量之後,使出一串大半徑桶滾、緊接著的急劇側轉,龍雲幹脆利索的甩脫了“音速”長機的追捕,他在進行了一個虛張聲勢的高Yoyo動作後,勉強抓住一個時機,卻又被“音速”僚機的敏捷動作給溜了過去。
藍灰色的身影,倏忽間便從視野中消失不見,簡直就像是條滑膩膩的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