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必須直麵的人(1 / 2)

和“音速”雙機采用的急躍升規避策略不同,“宸龍”雙機在發射一批次PL-12導彈後就立即調頭,力圖在導彈迫近之前盡可能遠遠飛離,然後再設法甩掉這些高速飛來的棘手威脅。

麵對強敵,擺出一副迎麵對決態勢的“宸龍”雙機,實際上已經在執行龍雲下達給邊超的指示,但是他們的策略會奏效麼?

作為輕鬆殺入預選賽複賽的強勢組合,“音速”的李氏兄弟顯然不是泛泛之輩,發覺雷達告警器的鳴響消失、和雷達掃描而得的目標參數變化之後,他們馬上判斷對手想掉頭逃跑,這時候必須馬上做出抉擇!

快速在心中權衡一下,借助火控係統提供的導彈預定航跡來分析,“音速”長機李冰這時候考慮到己方的導彈已經飛出二十多千米,後勁必定已經不足,不見得會對扭頭跑路的對手造成多大威脅;但是這時候,繼續發射超視距導彈追擊也未見有多麼明智,在敵機側轉規避的情況下,1473雷達的跟蹤距離還在下降,無法為導彈提供良好的中段導引。

作為單發輕型戰鬥機,殲-10A“猛龍”的載彈量畢竟有限,今天“音速”的兩架戰機都隻帶了四枚PL-12;如果匆忙發射,會不會全部落空而進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短暫的思考,就讓李冰做出了決定。

在無線電裏,他命令僚機李川不要貿然開火,而是先進入機動甩脫對手的導彈,再追上去伺機使用剩餘的四枚PL-12進行尾追攻擊!

隨著導彈的不斷奔襲,人頭攢動的觀戰大廳裏,大屏幕上的天空背景下正呈現出迥然不同的對抗景象;一邊是飛速逃逸的戰機、和猛追不舍的導彈,另一邊則是迎頭趕上的藍灰色“猛龍”,在與迎麵而來的導彈進行淩厲的機動對抗。

雙方都在規避導彈,至於那一種策略更實用?

天空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可沒有什麼一定之規;從五千五百米高度加力全開、一邊俯衝一邊提速的“宸龍”雙機,在加速飛出了二十千米左右時,雷達告警器的X波段鳴響就在幾次變化之後徹底停息,顯然是對手的導彈已經成為強弩之末,選手放棄了雷達導引,即使彈上自導頭立刻開機搜索、也跟不上“猛龍”的逃逸動作了。

僅僅依靠轉向加速就甩掉了導彈,看來對手的發射時機相當早!

身處萬裏之遙的獨立營通訊室裏,剛剛下達過指令的龍雲這樣想著,他本來還打算點撥一下邊超,讓他帶領劉威進入急劇俯衝、加破S機動去對抗“音速”的來襲導彈,現在看來這已經不必要了。

剛剛發生雷達接觸,就進行超視距導彈齊射,“音速”的這一對李氏兄弟的確是相當急迫的類型啊。

甩脫了一波導彈威脅,邊超和劉威分別爬升調頭回到麵向對手的方向,很快出現的雷達回波讓他們意識到對手也避開了超視距導彈的攻擊,兩組殲-10A的第一批次導彈攻擊都落了空。

然而這種脆弱的平衡態,也隻是在天空中轉瞬即逝;隨著雷達告警器的“滴滴”提示,邊超發現正在從機動規避中改出、提速的“音速”雙機又開始發力,顯然他們攜帶了很多中距導彈,現在正在進行第三、甚至第四批次的攻擊。

怎麼,這是要下導彈雨麼?

如果是初出茅廬的生手,麵對這樣接連不斷的超視距導彈攻擊,很可能就會驚慌而犯錯。

但是現在,不說在遠方運籌帷幄的龍雲,就連邊超也已經是一名經驗頗為豐富的選手,麵對“音速”的第二次突擊,駕駛零幺號“猛龍”的年輕人果斷選擇了應戰。

既然對手就要殺到,“宸龍”雙機也沒有衝刺對攻的意思,在龍雲的指揮下,他們沿著一條並不陡峭的盤旋航跡上升積累能量,隻需要等著“音速”的後續導彈衝上來、然後把它們甩掉,剩下的就是真正決勝的目視格鬥了!

從座艙裏看去,晴朗的高空與下方的陰雲形成的反差格外強烈,邊超一邊爬升、一邊不時的窺探四周,根據RWR係統的提示去判斷來襲導彈的方位;緊跟在後的劉威也是一樣,現在他的精神已經高度興奮,對接下來的戰鬥也充滿了渴望。

——來吧,“音速”!

如今的我也能駕馭“猛龍”使出殺招,不會輸給你們這些驕狂自負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