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關於導彈的能量問題,我們都知道超視距導彈的推進器燃燒時間有限;如果敵機距離我方距離尚遠時就發射超視距導彈,那麼等導彈迫近時,其推進器肯定早已燃盡、處於無動力飛行階段。這個階段的導彈規避起來並不太難,即使是彈徑較細、質量更輕的AIM-120B,也並不是很難應付的東西。
但是在這裏,我要特別指出一點:根據VVS的最新戰況統計報告,最近兩周以來的不少戰損戰例中,美國人發射AIM-120B導彈的接戰距離都並不遠,有些案例中甚至是在目視空戰的情況下發射的。”
龍雲的話語,馬上在會場中引發了一陣小小的騷動。
在場的諸位紅空軍飛行員們,本身也是從戰況激烈的前線來到莫斯科,對眼前這位王牌少將的說法,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還沒有得到消息、或者說沒有意識到,驟然聽聞之下自然就會感到非常意外。
是啊,在目視空戰中發射超視距導彈,美國人還會有這樣出其不意的打法?
這種說法,不僅他們之前都很少聽到過,也和“進入目視空戰前打光所有超視距導彈、不要帶著這些累贅進入格鬥”的空戰信條相去甚遠。見到在場者或陷入思考、或驚疑不定的表情,龍雲就知道自己說的話很有必要,他清一清嗓子、咳嗽兩聲,然後舉起雙手示意所有人安靜:
“請先安靜一下!我從大家的臉上也看得出,這種說法好像是有一點新奇。
但是我為什麼說,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之前剛剛講過,‘主動雷達製導導彈’這種空戰武器的出現,並不隻是超視距空戰中的‘發射後不管’這麼簡單,而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當前的空戰戰術,這一點並不是在危言聳聽。就拿剛才的話來說,在目視空戰中發射AIM-120B,這種做法很奇怪麼?
AIM-120B導彈的自導頭,可以在導彈掛載於掛架的時候就開機、捕獲目標;此外還可以直接上電後發射、導引頭在導彈發射後自行捕獲目標。在這兩種情況下,主動彈的使用方式其實就和紅外製導導彈非常類似,但是卻具有更加強大的迎頭攔射能力。換句話說,和以往的格鬥規則有所不同,敵我雙方在視距內迎頭接近、彼此都在對方十二點鍾方向時,美國人的應對手段除了發射‘響尾蛇’碰運氣之外,他還可以使用‘Slammer’迎麵攔截,這一點大家想到了沒有?”
隨著這樣一番解釋、或者說是啟發,現場很多飛行員都陷入到了震驚後的迷思,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在此之前的確沒有想到這樣的道理;但是在結合今天的所學思考一番之後,卻又不得不承認維克托的話非常正確。
是的,雖然之前沒有在格鬥中使用超視距導彈的經驗,但是從理論上分析一下,如果是主動彈的話——
的確是有這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