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緣起墾區農場(1 / 2)

在中國的渤海海域旁的沿海地區有一大片鹽堿地。據傳說這裏之前出過一個姓曹的妃子,因此這個地區叫曹妃甸。這裏稀稀落落有幾個村莊,村莊裏的人們世世代代以打漁為生。每天劃著小木船在海上漂浮,日子過得很苦。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派出部隊來到海邊駐紮,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軍人們在和平年代又上了另外的戰場,那就是將大麵積的鹽堿地改造成能出產糧食的農田。經過十多年的艱苦開墾,終於摸索出開渠引水,深翻土地,淡水浸泡土地後,成功種植出水稻。軍人們將墾荒技術傳授給當地的政府部門後就撤離了該地轉戰去了更需要他們的地方。

當地政府在軍隊撤離後鼓勵漁民種植水稻,可是大多數漁民都不願意放棄自己賴以謀生的小木船和漁網。選擇繼續做漁民堅決不上岸種田。當地政府不能眼看著軍人們辛辛苦苦開墾改良的農田再度荒廢,決定建立柏各莊農墾區,從全國招工,願意來沿海地區開墾荒地種植水稻的青年都會給予工人待遇。一批不怕吃苦,願意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有誌青年都來到了柏各莊農場。

他們揮灑汗水,艱辛勞作,終於將農墾區建成了具有十二個大型農場的規模。一望無際的稻田見證著這些熱血青年的奉獻精神。曹景森就是這批青年裏的一員。他十七歲就來到農場,總場的招工負責人老韋從檔案中看到曹景森父親早亡,母親病重無勞動能力,再看到瘦弱的曹景森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拍拍他的肩說:小夥子!你能來支援墾區建設是好樣的,你拿著這封介紹信去九農場機務隊報到吧。就這樣曹景森當了一名農機工人。因為念過兩年小學,識得一些字就在機務隊裏做了一名農耕機車的學徒工,曹景森兩歲時父親意外去世,寡母帶著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艱難度日,曹景森是最小的一個,上邊是一個大他六歲的哥哥和一個大他三歲的姐姐。母親堅強咬牙要供兩個兒讀書。在曹景森剛上完二年級時,母親病重無法再供養兩個孩子讀書,曹景森毅然退學對著母親說:媽!我退學掙錢供我哥讀書,我哥已經讀到中學,現在讓我哥放棄學業太可惜了。媽!你放心我一定將我哥供到大學畢業。就這樣,九歲的曹景森挎著籃子背著筐走村串戶賣小蔥,賣白菜……苦苦支撐著搖搖欲墜的家,直到十七歲當了工人,有了工資,家中的生活明顯改善。

在機務隊裏,曹景森非常勤快,而且幹活特別有眼力勁兒,人又聰明。師父和同事們都很喜歡他。機務隊的領導也注意到了這個不怕累不怕苦的小夥子。剛剛入場半年後,曹景森的母親病重,他找到隊裏的領導艱難的開口說:書記,隊長,我要辭職回家。書記劉浩田詫異的問:小曹同誌,你幹得挺好,剛剛出徒,下個月工資就漲上去了,為什麼不繼續幹了。曹景森說:我母親病重了,我要回去伺候母親。劉浩田說:小曹同誌你現在辭職的話以後很難再有當工人的機會,再說,你辭職後沒有了工資,你和你媽吃什麼?曹景森眼含熱淚:書記,我母親很苦,她是為我們才累病的,我不能不管母親。劉浩田書記和隊長胡利達對視一眼,劉書記對曹景森說:這樣吧,鑒於你平時能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表現,我特批你一個月的假,先回去照顧你的母親,工資照發,如果一個月,你母親身體還不能康複的話,隊部給你安排一間單人宿舍,你可以將你的母親接到身邊照顧,別輕易舍棄自己的工作,你幹得很好,大家都看在眼裏。去收拾收拾先回家去照顧你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