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下室的羊皮紙(上)(1 / 3)

注:作者為僑中學生羽镹,未經允許,不得抄襲。

章前緒語:

深林笛聲悠悠,星空璀璨如畫。一位少年眼眸深邃,仰望蒼穹。

“不見星光天際臨,未見明月耀眼前”他淡然一笑,誦吟著。

他如那時悄坐於古老的石頭上,吹著竹笛。笛聲悠揚,似已回蕩於星辰。他的眼眸又深邃如海,仰視星空。“笛聲悠揚四方傳,夜林婆娑蕭瑟風”,接著,他便向少女低聲發出斯文而深情的這句。聲音低沉而溫柔,仿佛來自遙遠的星際,帶著無盡的思念和期盼,身影也在月光之中顯得格外神秘與迷人。

樹林深處,笛聲如夢。深林裏,疲倦的生靈皆猶似被喚醒,悄咪咪地外觀著他與她的相逢。唯有影子與落葉,隨同他在這靜謐的森林裏伴奏與等待著。

“皓月當空照,友人相聚時。情深誼重間,何懼千裏離。”,在她停下腳步之時,他又不緊不慢地笑說道,“你終於又來見麵了,小姐”。

但,現在的你,究竟又是誰呢?

在我心房裏的某個隱秘角落,始終都被一份朦朧的情感如夢似幻地纏繞著:白榆——這個名字,於我而言,是如此地親近卻又遙遠,宛如謎一般的存在。我一直渴望能夠追尋他的過去,了解他的故事,探尋他的曆程。直至今夜,這股強烈的好奇心才得以暫時緩解。

昨天,夏日清晨,初升太陽溫灑窗戶,草坪上露珠閃閃的。離開喧囂的N307號車站,又穿過密密麻麻的人群,我來到觀景的柵欄旁,雙手靠在木柵欄上,眺望著遠方的碧綠山景:青草綠樹環山繞,鳥兒空中盡歡飛,蟋蟀聲此起彼伏。此刻,我算是回到了杪春國最南側的星雲鎮——同時也是我的老鄉——我所出生的地方。雖然離開了許多年,但這片土地和那些美好的回憶一直在我心中。接著,我和我原來的同鎮朋友若曦提著笨重的灰色行李箱,一起繼續步行,踏上了回家的路。小鎮的變化並不大,但路邊街道卻多了許多陌生的小攤;而走過熟悉的街道的時候,我們又經過曾經一起度過童年蕩秋千的杪雲公園,淺綠的夏葉在微風中輕輕飄舞,朝日照耀下,他們最終靜靜落躺於公園的地麵上。也由此,感慨與懷念——這兩種複雜的情緒一直在我心中回蕩著。

自外公離世,我已近10年沒有回到這塊土地。但當我重新踏上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時,一切依然讓我感到驚訝和難忘:小鎮緊靠大海,漁民們辛勤地在船上拋網捕魚,滿麵喜悅與滿足;木頭和石頭建築的房子依然散發著古鎮的韻味,鐵匠揮汗如雨地打鐵,交相輝映的熔爐與火焰,仿佛將我們帶回了古老的年代;街道行人往往,店屋掛滿燈籠,燈籠隨風輕輕飄動。這些燈籠,或圓或方,或大或小,或紅或黃,或綠或藍,每一盞都獨具特色,卻又相得益彰。就連同從小看著我們長大的賣菜劉姨也發現了我們,並熱情地向我們招手:“夢涵,你們回來呐,劉嬸給你們拿點菜,晚上自己做著吃。”迫於劉嬸的熱情,我們還是選擇閑聊了一會,最終帶著菜回到外公家。外公家在鎮子的最西頭,我和若曦一路疲憊,拖著沉重身子來到了外公家。由於去世也早,在我離開外公家數年時間,院子長滿雜草,我們用除草機費力清理,由此更是疲累。

如同永恒的河流,生活總在人生長途中不斷地認識新的事物,由起初的熟悉到最終的陌生,再回到最初的源頭。於我而言,此次旅行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遵循外公在臨終前對我的囑托:“夢涵呀,外公死後第十年一定要到墳頭看看,同時,千萬不要進入地下室。”想到這裏,我不禁鼻子一酸。姥姥在我出生前四年逝世,而外公在我8歲時就離開了人世,那也正是我就讀小學的第一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