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她為什麼會成為沙袋(1 / 2)

因為寫情感專欄的文字,得以結識不少讀者朋友。他們有時會給我寫信,或是傾訴,講述自己的情感經曆和困惑。在這些故事當中,總有那麼幾個,和其他對錯不清,矛盾不深的事情相比,顯得特別令人揪心,也特別讓人震撼。

家庭暴力,就是一種。

她30多歲,新婚之夜,就被丈夫毒打。從那以後,丈夫經常會對她動手。手段極其殘忍、變態,甚至還當著孩子的麵,淩辱她。

她想過離家出走,想過自殺,還想過殺了丈夫,但就是沒有想過離婚。因為丈夫說,如果她要離婚,他就索性將她打死。

這是一個被家暴挾持了的女性,在電視裏,雜誌上,或是生活中,我們有時也能見到類似的女性。她們的精神,已經被稱做親人的那個人,徹底打垮了。在暴怒的拳頭之下,她們隻是陽光下的行屍走肉。

這些女人,大多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懦弱,消極,被動,悲觀,沒有勇氣,對未來喪失信心,總覺得生不如死。

她們的眼神,無一例外地,都不堅定,但也談不上溫和,就像一個知道自己病情很重的病人,充滿了無望,過一天算一天;她們的腳步,也很虛弱,總是低著頭,駝著背,貼著牆根走路;她們說話不多,歎息不少,一開口,就散發出萎頹空虛的氣息,並不需要他人的回應,並且不知該怎樣接受外界的關懷和溫暖。

和一些積極尋求幫助,找單位、找婦聯、找警察、找鄰居的女性不同,她們就像拳擊訓練館中的沙袋,毫無個性,毫無怨言,理所當然地等著拳頭一次次落在自己身上。

即便給專欄作者寫信,也充滿了矛盾和不安。覺得並不會有任何幫助,文字是那樣的蒼白、軟弱、絕望,看不到憤恨,看不到決心,隻有深深地自卑。

真的很像沙袋。

我問她,結婚前,是否意識到丈夫人格扭曲,有暴力傾向?

她說,那時的丈夫,表現得很愛她,總是說沒有她就活不下去。那時的她,並不愛他,因為兩人條件相差太遠。但男人不肯放手,死死糾纏。而且,還強迫她跟他發生了性關係。

她多次說過想分手,他便在她麵前表演苦情戲,拿煙頭燙自己,燙得大呼小叫。她竟被深深感動,覺得他是一片真心。

卻沒有想到,結婚沒幾天,煙頭就轉了方向,燙到了她的身上。

我說,是啊,永遠不能相信為愛自殘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煙頭會掉轉方向,刀子同樣也會。那些切腕自殺的女人,有一天也會將刀子對準別人。他們隻是想脅迫別人就範,滿足一己之利,與愛並無關係。

“既然不愛,他為什麼還不許我離開他?”

“正像拳擊手離不開沙袋一樣,你走了,他再去哪裏尋找這麼好使的‘沙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