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皇帝孔安在家排行老四,兄弟四人乃是一母同胞,當時孔安跟著父親孔堅南征北戰,父親打下江山後,孔安被封立為太子的呼聲最高。但是朝廷有有立長不立幼的傳統,太上皇孔堅一直猶豫不決,導致大哥孔平懼怕太子之位被老四搶走,夥同三弟孔福結盟想置老四孔安於死地。
孔安也不是泛泛之輩,早就在大哥孔平處安插了眼線,二人密謀時正好被眼線偷聽,故被孔安先發製人,對二人設下埋伏砍下頭顱,太上皇痛心不已,手心手背都是肉,再殺掉孔安不是自絕命脈嗎?此後就一直鬱鬱寡歡,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傳位給老四孔安。
孔安繼位後做出了很多的政績,開通南北交通,挖溝渠,通商業,減賦稅,興科舉。在孔安的治理下,天下富饒,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軍事鼎盛,國庫充盈。世人讚孔安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明君,稱其為薑武靈皇帝。
孔安登基後立了青梅竹馬的妻子秦怡為皇後,秦皇後以身作則,不事奢靡,簡樸律已,就是皇帝要給自己娘家人委以重任,都被秦皇後以外戚不得幹政為由讓皇帝收回成命。並且讓皇帝對後宮嬪妃雨露均沾,因此後宮平安無事地度過了三十多載春秋。大家對秦皇後的德行敬佩不已。秦皇後被世人讚為一代賢後。
孔明為孔安與秦皇後之子。大皇子孔簫為孫貴妃之子。因孔明與孔安最為相似,孔安心裏對他頗有幾分偏愛。但是在外表現的一視同仁。恐自己的悲劇在兒子們身上重演。
孔明雖然在戰場上驍勇,但是在政治上遠沒有孔簫精明圓滑投機。孔簫做事狠決,表麵上沉溺女色,其實是在暗中拉攏了朝臣。進出煙花之地也是方便與朝臣聯係的一個據點。並以此向世人突顯自己胸無大誌。
這些當然是逃不過皇帝孔安的眼睛。
自從黃晴被大皇子綁架之後,孔明與孟羽積極配合想盡快把大皇子黨鏟除。
大皇子拉攏朝臣不外乎是用銀子。但是作為一個皇子哪裏來的那麼多銀子,這可以作為我們的突破口。孟羽說
作為一個皇子想用貪腐來打倒他恐怕是不行的。孔明臉色冷峻地說,貪腐父皇最多讓他禁閉一段時間。他那個人性格急躁,做事狠辣,也許我們可以引蛇出洞。
怎麼引蛇出洞?他不是想打黃晴的主意嗎?孔明眸中閃現精光。
怎麼說?孟羽問道
我跟父皇請求賜婚我跟黃晴,這樣到時候他肯定會搞破壞,到時我們布下天羅地網。
孔明還沒說完就被孟羽打斷了。不行。
為什麼不行?
你這個計劃對黃晴來說太危險了。
我肯定會安排人保護她的。
敵在暗我在明,黃晴又一點武功都沒有,你敢擔保一定能護住她?孟羽眼神直勾勾地盯著孔明。
上次的事孟羽還心有餘悸,所以不敢拿黃晴冒險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如果黃晴被賜婚給孔明,那自己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嗎?
孔明也看透了他的心思。直言不諱地說:你是怕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吧。
孟羽坦誠地說這也是一方麵,最重要的是黃晴也不會同意的。
你怎麼知道她不同意?
不信你去問她。我看我們還是另想他法吧。
問就問。孔明倔強道。其實被孟羽一說他心裏就認同了孟羽的說法,要不然黃晴為什麼幾次三番地躲著他呢。不就是怕惹麻煩嗎?但是黃家家大業大,在父皇手上也許可以安全無虞,但是一旦政權更迭就怕不想惹麻煩,麻煩也會主動找她。還是要跟黃晴溝通一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