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城
地處華西盆地中部丘陵區北緣,縣境呈心髒形,西北高,東南低,東西最寬處46公裏,南北最長處58.6公裏,幅員麵積1495.97平方公裏。南北朝西魏時期,始置梓江縣,於北周改名洪城。
洪城曆史文化悠久,詩酒之鄉,素有伯玉之詩天下傳,舍得美酒傳天下的美譽。
除了詩酒,還有各式各樣的美食。麥加牛肉,涼麵餅子,蛋烘糕。他們都集中在洪城市中心的一條美食街,無論春夏,永遠美食薈萃,人潮洶湧。
美食街再過去一點,是一條住宿街,很多來洪城旅遊的遊客都會選擇住在這裏,交通方便,美食眾多,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這裏有一家名遍洪城的口技表演茶館。
沿著美食街往前一條巷子盡頭,有一家很小的書店,木製招牌上寫著“隨緣書店”四個漆紅大字,玻璃門前的米黃色的布簾上寫著兩行詩“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推開玻璃門而入,門上的風鈴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清脆悅耳。進門左手邊,是書店的前台,上麵擺滿了書和各種盆栽,年輕的小姑娘聽到風鈴聲,總是頭也不抬地說道:“租書一元一天,押金一百,買書三折,表演裏麵走!”。
穿過四周很舊的紅木書架,穿過伴隨著書本的墨香味和木頭的黴味,穿過兩個書架中間掛著的一道暗紅色麻質布簾,裏麵的景象讓人頓感柳暗花明又一村。
裏麵是一個很大的劇場,前麵四分之一的地方是一個長方形戲台,戲台之外五十來平米的地方擺滿了桌椅,牆上掛著各式各樣的用竹子做的口哨,若是你喜歡,便可花十塊錢帶走一個。
口技表演人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據說口技這門藝術傳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到了他這一代,為了加入新鮮元素,留住更多的客人,茶館裏不僅表演口技,有時也會請人表演川劇變臉或是口才相聲。
因為正值夏至前後,暑熱讓人們整個下午都窩在空調房裏,到了晚上涼意起後,很多人在晚飯後便帶著一家老小出來遛食,而花費二十塊錢買杯茶和小吃便可觀看的表演就成了洪城人最好的選擇。
表演每晚七點準時開始,而今晚,運氣恰好,正巧碰上口技表演專場,表演拿手好戲——《二鳥爭食》和《在海防線上》。所以不到六點半,劇場裏已經空無虛席,人聲鼎沸,觀眾七嘴八舌的討論著今晚表演,看過表演的人向沒看過表演的人得意洋洋的講述著口技會有多精彩。
服務員小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吵鬧,她麵帶笑容地穿梭在人群中,為客人們上著茶水和點心,小心地躲避著漫長亂跑的小孩,心中充滿著嫌棄。
穿過人群,最後一排角落裏坐著一個身穿黑T恤的女人,戴著墨鏡,獨自一人坐在四方桌前喝茶,與人聲鼎沸的大堂有些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