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酷熱(1 / 2)

那還是我在Y國讀大學的時候發生的事情。Y國麵積並不大,不到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擠滿了千萬的人口,這其中還有將近一半的地方是高山丘陵。聽說在明朝時期,Y國曾是大明的附屬國,對中原文化的崇拜一直沿襲到現在,所以這個地方的人——特別是農村仍保存著和我們一樣的生活和文化方式,據統計,全國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還有使用漢字的習慣,甚至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取自漢字。由於地理位置不遠及文化差異不大的原因,國內很多人絡繹不絕來到Y國,或投資辦廠,或做一些小本生意。這其中還有另外一種人,就是出國學習鍍金回來,以求回國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我就是這裏麵的一種。因為當年高考失利,加上對海歸人士的盲目推崇,我說服了我的父母讓我自費到Y國留學。

我所就讀的這所大學位於Y國南部的一座城市,這是一所私人學校,據說校董是華僑,在這裏就讀的也多半是與我誌同道合的人。Y國的經濟落後,導致教學設施配備並不齊全,學習和生活條件也並不如意,如果樂觀一點看的話,那就是這裏的學費也並不算高,最重要的,是能夠發畢業證,這也是我們來這裏的唯一目的。

懷著獵奇和碰運氣的心態,我和我的室友在這裏混過了第一個年頭。故事則發生在我來這裏的第二年。

9月份剛開學,暑假的酷暑仍在持續,熱浪一股一股侵襲得比往年更加厲害。我們所在的寢室能夠提供清涼的隻有兩個掛在天花板上的搖頭風扇,其中一個扇葉上積累了大量的灰塵,早已喪失了它送風的功能,隻剩一個扇罩在呼啦啦地搖著頭,時不時發出悅耳的吱吱的響聲。

我們打電話催了後勤好幾次,卻沒見學校的電工師傅來修,打的最後一次電話裏頭,後勤的工作人員留下話說學校準備給各個寢室統一裝配新的風扇,但是什麼時候裝就不知道了,估計要等到國慶前後。

“哼,暑假的時候就說要給我們裝空調,現在連換個風扇都這麼磨嘰!”鄒聰的語氣裏帶著諷刺。鄒聰是寢室裏年紀最大的一個,但他來Y國的時間和我差不了多少。

關於學校打算給學生宿舍裝配空調的消息是在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時候傳出來的,那時我們天真地以為一向缺德的學校終於良心發現要做好事了,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心甘情願地熬過上學期夏天的開頭,但是直到等到這個夏天的尾巴每天都要從我們身上榨出幾斤汗的時候,我們才醒悟過來:這隻不過是這所學校為了招足生源定期投放的換湯不換藥的煙霧彈。

去年的時候說要翻修跑道和足球場,前年說要建不少於3座NBA賽場標準的籃球場,直到今日,我們的學校也隻有草長到膝蓋高的野球場、煤渣消失露出黃泥的原始跑道以及像極了月球表麵、不知崴過多少隻腳的水泥籃球場。

但是我們都習慣了,他們的空頭許諾我們隻當是一句蹩腳的玩笑,所以我們繼續讀我們的大二——話說在這裏繼續自己學業的人哪個不是對這些習以為常了呢?

開學後首個周六的下午,由於城區水管年久失修,終於在一個炎熱似火的中午沒有任何預兆地爆裂,導致我們學校停止供水一天,而剛剛停水的時候寢室的鄒聰和王建抱著籃球一身臭汗地從外麵回來,然後我們就把停水的消息告訴了他們兩個。

鄒聰看著自己身上被汗水濕透的籃球服,把籃球往地上一扔,憤憤地罵了句:“他媽的!這學校淨不幹人事兒!”

“雖然說我們學校做的缺德事情挺多,但這件事上還真怨不上它,這是市裏停的水,學校也沒辦法!”在學生會當人力社社長的張諾說。張諾從小就在Y國長大,算得上是這裏的原住民,也是我們中間唯一一個通過正兒八經考試進入這所學校的人。

“怎麼就怨不上?停水這麼大的事,這破學校好歹得知會我們一聲吧,這學校住著幾千號人呢!結果呢,不聲不響的,”鄒聰踢了兩腳風扇下麵張諾屁股下的凳子,示意他往邊上挪點,然後把上衣脫了,仰著頭讓頭頂微弱的風吹幹臉上的汗,接著說,“現在洗個澡都成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