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陶部落一戰,陸山除了得到了陶部落五千多人口之外,得到的最大好處就是,整個陶部落的駐地和周圍部落的敬畏,在陶部落這一帶,陸山和他的鹿部落已經完全代替了陶部落的位置,以前一些和陶部落交好的小部落。甚至開始了遷徙。而原本就聚集在鹿部落周圍的小部落,更是歡欣鼓舞。
在陶部落的駐地處置上,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以豹子等人為首,傾向於在陶部落現在的駐地之上,建立起鹿部落的一個分駐地。而以陸戰和虎子為首的人,卻認為,從目前鹿部落的實力和機動能力來看,還不具備建立第二個駐地的能力,虎子的建議是,放棄陶部落這一片區域,將能夠拆卸下來的各種建築材料,全部都用馬車運回鹿城。
可是,最終陸山卻放棄了這兩種思路,陸山自己也承認,以目前的生產能力來說,將不到兩萬人的部落分成兩個部分,還不太現實,而將陶部落的這些材料全部拆走,卻又有點得不償失的感覺。畢竟,鹿部落自己生產出來的材料都要比這些材料好上許多。所以,陸山將整個陶部落的駐地分配給了與自己交好的有水部落,許部落。以及貂、狴等小型部落。這樣一來,陸山不但向其他部落表達了自己大部落的威嚴同時,也籠絡了這些小部落,另外還有一個隱性的意義就是,等於陸山提前將這些部落整合了起來,到時候,隻要這之間的一個部落歸附於自己,那麼,聚集在一起的其他三個部落,絕對也會同時行動。
陶鑄一路之上都不怎麼說話,整個人失去了往日的意氣風發。就想是垂暮的老人一般,這讓陸山很是瞧不起。
同時,回到鹿城的眾人又開始忙碌起來,陸鷹和陸林的工作也繁忙起來。這一次陶部落的人不如以往一樣的好同化,本身陶部落的文化程度就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而現在,歸附鹿部落,自然這些人有些不太理解,可是,在看到了鹿部落的強大,在看到了鹿城之後,大多數的人態度都軟化了下來。
陸山也不管這些,吩咐著陸鷹和陸林給這些人一一進行了登記造冊之後,馬上就要陸林開始安排他們的工作來,就向是以往的老成員一樣。
家庭也開始在一一的排查之下,分了出來,陶部落五千多人口被分成了二千戶,陸山在房屋的分配上卻用起了心思,從原來的老成員之中調派一部分家庭重新入住到新房子之中。將陶部落的人分割成了一小塊一小塊。
這樣一來,陶部落的人也開始慢慢的接受著周圍的新同伴,在文字的學習上,陸山更是不會放鬆,這時候,經過陸山的親自整理之後,鹿部落常用的漢字基本已經固定在兩千個以上,大量新型的詞彙運用到鹿部落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這讓鹿部落已經越來越像一個現代的村落。
與此同時,秋收也開始順利的進行起來。這一次,陸山也親自趕到了麥田的邊上。水稻和稗子那邊,倒不需要過多的照看。這兩種植物,在水田裏生長得十分的好。看著那沉甸甸的穗子,陸山就已經知道。今年水稻和稗子的產量絕對不會太差。
而黍米卻好似是保持著老樣子,永遠都屬於低產量作物的行列。與紅薯畝產幾千斤比起來。黍米畝產最多在一兩百斤。
陸山此時的心裏,已經有了將黍米放棄的想法。同時,麥子這邊。作為部落的主要食物,這才是陸山的關鍵所在,這才是陸山最為關心的問題。如果麥子的產量繼續下降,那麼。對於整個部落來說。雖然不是一場災難,但是日子也不好過啊。天天紅薯稀飯。這樣的日子。陸山不敢再想象。
人口的上限終於在陶部落新人加入之後。突破了整正一萬七千人的大關。這時候,鹿部落的實力在整個幾個知道的部落之間,這已經是屬於最強大的部落了。
還是如往常一樣。所有的部落成員,包括陸軍在內,都被派遣到了田間地頭開始收獲起來。
向田在所有人收割麥子之前就已經查看了整個麥田,結果卻讓人感到十分的舒坦。在精耕細作之後,這一季的麥子產量又恢複到了以往的正常水準。同時,那些被向田特意選出來的麥子。更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據向田的估計。特選麥田畝產至少要達到七百斤以上,整個兩千畝麥子田的產量,保守估計也在一百一十萬斤以上。
陶鑄此時冷冷站在了鹿城的城牆之後,遠遠望去,這個部落的主人,正手拿著鐮刀和一幹普通的民眾在麥田裏收割著麥子。這讓陶鑄很是鄙視。陶鑄的心裏總是認為這不過是陸山在作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