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進六月裏,雲國東北地區的黑省,氣溫一天勝過一天。
人們紛紛脫下厚重的外套,換上清涼的打扮。一些愛美的姑娘們,更是在白日裏溫度最高的時段兒,穿上她們最最漂亮的裙子。宛如一隻隻色彩斑斕的蝴蝶,在小鎮的各個角落裏起舞、穿梭。
就在大多數姑娘們,聚堆兒比著誰的裙子是最新款式,誰的裙子顏色最好看時,鎮子外麵的野地裏,有一抹纖細的人影兒,在一片綠意盎然中時隱時現。
走近一瞧,隻見那是一個身穿棗紅色運動服,衣袖和褲腿兩側鑲有白色豎條紋的姑娘,正在一片摻雜著些許灌木的草叢中,彎腰俯身扒拉著什麼。似是有所收獲,將其放在身邊的籃子裏,再起身挪到另一處,繼續翻找。
“姐……姐,你在哪兒?媽讓我叫你回家吃飯。”
遠處一聲聲甜美的童音傳來。尋聲而去,一個梳著雙馬尾、長得白白嫩嫩的小女孩,身上穿著一條水藍色碎花 的確良裙子,腳踩一雙紅色塑料涼鞋,打鎮子通向田野的小路上,一蹦一跳地往這邊來。
路旁莊稼地裏的好些人都認識,她是鎮上嶺下郭家的小女兒莎莎,剛滿十一歲,在鎮小讀四年級。是聽了郭媽的吩咐,過來喊比她大五歲的姐姐圓圓回家吃午飯。
郭家,住在石岩鎮嶺下的西南角,位置比較偏僻,從郭家往外過兩趟房,就是一片連著一片的農田。
郭爸每天早上要騎自行車一路向西南,穿過鐵路線,下大坡,到江那邊的水電廠上班。
郭媽早年是這個廠子的大集體,後來因為廠子裏的正式職工越來越多,漸漸地廠領導就讓她們這部分人回家待業。
這一等就是十來年。
所以這一家四口,就依靠郭爸的那份為數不多的死工資,和郭媽到處打零工賺錢來維持生活。
說起這姐妹倆的名字,曾經有人好信兒地問過郭媽,說這圓圓和莎莎當乳名聽聽還行,你家老郭咋就那麼愛省事地,不給她倆起個大名?
提起這個,郭媽就覺得好笑。
說她懷老大時,因她家老郭照顧得好,孩子出生後不僅長得白、個兒還大。到了百天更是胖得臉嘟嘟著,誰看誰都說這孩子招人稀罕。所以她爸當時就拍板定了圓圓這麼個名,取圓圓胖胖、福氣滿滿之意。
到老二出生時,還沒等郭爸給起名呢,郭三姑來家串門子,非說老二長得像電影明星孟麗莎。說如果小侄女也叫麗莎,將來定能跟孟麗莎一樣,是個大美人。後來老郭被她妹歪纏得不行,才不得不定了莎莎為小女兒的名字。
誰承想,長大後的大女兒圓臉變成了瓜子臉,模樣更是出落成鎮子上數一數二的標誌人兒。而小女兒則是應了郭爸給姐姐起名的由頭,小臉變得圓圓的,整天笑嘻嘻地很是甜美可愛。
“二丫,我在這兒呢,河溝這邊的坡下麵。”聽到自家小妹的聲音,郭圓圓站起身,朝土坡上麵大聲喊道。
不大一會兒,郭莎莎順著人們經年踩出的羊腸小路,來到姐姐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