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借勢換旗(2 / 2)

之後,劉邦為了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廢除了秦朝的一切法律,隻說:殺人者償命,傷人者治罪,盜搶者治罪。

這三條法律頒布之後,犯罪率立馬降低,百姓歡呼雀躍。

這,便是所謂的‘約法三章’。

按照常識來說,僅憑借這麼簡單的約法三章,很難維持一個社會體係的正常運轉。

劉邦麾下,蕭何、酈食其、曹參等人都是秦吏,張良雖是韓國貴族,但韓國同樣保留著申不害所遺留的法律體係、

因此,法律對於社會的重要性,大家都有共識,那就是無法不行。

再看劉邦的其他幾道軍令,秦國君臣一律不殺,妥善加以安置,全軍開出鹹陽,繼續駐軍灞上。

足以證明一點,那就是在劉邦軍進入鹹陽以後,城內應該是陷入了無政府的極度混亂狀態。

而所謂的‘約法三章’,很可能是在這種情形之下,為了暫時恢複秩序而采取的緊急措施。

約法,更像是一種對老百姓的口頭承諾,主要的約束對象則是軍隊。

在劉邦大軍離開香煙的同時,蕭何則給包括鹹陽在內的關中各個官署下發了緊急公文:‘諸吏皆案堵如故’,翻譯過來就是原來怎麼運作,現在還怎麼運作。

此後,關中終於恢複了安定,劉邦軍也開始轉入日常駐紮。

這一極富遠見的舉動也表明,此時,劉邦心中所想絕不止是裂土封王這麼簡單,而是誌在天下。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使得劉邦集團並沒有像其他複辟貴族那樣,恨不得毀滅與秦有關的一切。

相反,在西漢王朝建立後,蕭何起草的漢《九章律》幾乎全麵複製了秦律,即所謂漢承秦製。

再後來,鴻門宴結束,項羽二次占領鹹陽,殺秦王子嬰,火燒鹹陽宮三月不滅、坑殺降卒二十萬……

這一係列舉措,也為楚軍的滅亡埋下了種子。

曆史上,楚國曾被滅過四次,伍子胥孫武滅楚,白起滅楚,王翦滅楚,最後是十麵埋伏,項羽烏江自刎。

若說前三次是亡於戰亂,那麼最後一次,究其根本,則是亡於秦法!

因為自古以來,都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說到這裏,劉簾立馬讓我閉嘴,“停停停,聽你說了這麼多,跟賣西瓜有什麼關係?”

我笑笑,隻得反問道:“你數學這麼好,就不懂得舉一反三麼?”

這時,劉簾忽地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你之所以寫下吃西瓜大挑戰,就是為了給客人們‘約法三章’!

有了你說的這些限製,那麼,但凡來吃西瓜的客人就隻能按照這上麵,按照規矩辦事了!

再有,為了讓這規矩看上去更合理,你還去試了一次,說白了,你提出的在五秒鍾之內吃完一片西瓜,看上去很簡單,但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完成!”

“不錯,之後,隻需要等到第一個參與者,那麼因為好奇心使然,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直至把西瓜賣完為止。”

“可這樣一來,沒過幾天,所有人都會發現這個遊戲本身就有問題,參與者自然也就少了,那該怎麼辦呢?”

“我問你,‘借勢換旗’的關鍵在哪個字?”

劉簾思索了片刻,瞬間眉開眼笑,“好你個家夥,你想讓那個老爺爺學部隊打遊擊啊!”

可話音剛落,她立馬意識到這話說得有些不對,嘴裏嘟囔道:“是哦,人家本來就是越戰老兵,打遊擊可是解放軍的看家本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