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挑官為公’,也可以叫做:以父之名。
簡單點來說,就是認幹爹,認師傅,認祖宗……
無論你身處哪朝哪代,大部分核心資源永遠掌握在中年人手中。
無論你身處社會哪個圈層,都逃不過這個社會結構的定律。
所以,祖師爺設下這局,就是為給所有年輕人,留一個快速發家致富的機會。
這‘挑官為公’局,具體也可以分為單向認親,和雙向認親。
劉備自認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這就叫單向認親。
可劉勝這一生53載,沒幹別的事情,隻顧著生孩子了,所以他光兒子和孫子,就有一百二十多個。
而劉備,自稱劉勝第18代玄孫,這裏麵的貓膩,我們就不過多地去探討了。
至於楊偉認孫效國為師傅,則屬於雙向認親。
不管是單向或是雙向,都能迅速將大量社會資源,集中到自己手裏。
這便是‘挑官為公’局的核心做局邏輯。
因為這一局,劉備得到一幫文臣武將,和各地長官的鼎力支持。
因為這一局,朱元璋獲得了自己第一股勢力,為建立明朝打下堅實基礎。
因為這一局,上帝的兒子們披著宗教外衣,激醒了沉睡中的獅子。
換句話來說,假如那些明星們不認幹爹,認師傅,紅得能有這麼快嗎?
但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祖上有個什麼皇親國戚,功臣良將,就沾沾自喜,祖上比較牛,不是你高人一等的資本。
年輕人在成長之路上,往往需要找到一個值得信賴和尊敬的導師,來幫助自己開拓人脈,引領發展方向。
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忠誠和誠懇至關重要。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喪失自我,放棄原則。
相反,我們要在忠誠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綜合能力,學會獨立思考,為現在和將來負責。
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為自己的命運負責,走出一條成功之路。
不過,這個局卻有兩個很明顯的弊端。
首先,像認親這種事情,普通人一生隻能認一次。
至於多次認親的結果嘛!
請參考東漢名將呂布的下場。
其次,人都有私心,在‘幹爹’看來,即使別人家的孩子再優秀,也沒有自己家孩子好。
這不禁讓我們產生一個疑問,楊偉他師母真是被車給撞死的嗎?
孫效國兒子真是因為貪玩被淹死的嗎?
所以你還認為,楊偉千方百計地要娶白思索,是真心喜歡她嗎?”
聽我這麼一說,劉簾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呼吸急促,胸口不斷地大起大落,弄得我隻能一直往天花板上瞟。
她秀眉緊蹙,細思極恐地問道:“你的意思是說,這一切背後都是楊偉在搗鬼?”
我擺手道:“誒,白思索可沒這麼說過,她隻告訴我輸給楊偉就好了!”
“假如這一切推論都成立,那麼這場婚宴一定不簡單!”
“嗯哪,所以,你趕緊買張票回羊城,婚禮我去參加就好了!”
她忽然氣呼呼地瞪了我一眼,“方塊二,你皮又癢了是吧?”
我可憐巴巴地委屈道:“這不是怕你劉大美女控製不住麼?
想去可以,除非你答應我,到時候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以不?”
話音剛落,劉簾眼睛滋溜一轉,正聲道:“不好意思,我劉簾與罪惡不共戴天!”
聽了這話,我心頭不由歎息一聲,唉,這丫頭,實在是剛啊!
“劉大美女,你覺得是懲惡揚善,匡扶正義重要,還是保命更重要?”
這話顯然把她給難住了。
她思考了一會兒,認真地答道:“那要分情況,最好能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再考慮是否去懲惡揚善!”
“那要是很危險呢?”
劉簾噗嗤一笑,“要是很危險,我保護你逃跑啊!這兵法有雲: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嘛!”
我哈哈大笑,仔細一想,話糙理不糙。
畢竟,我們奮鬥在地下鬥爭的一線,既沒有槍,也沒有炮,想盡辦法潛伏下去,才更有利於工作穩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