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張牌,被西瓜均勻地分成三堆,每堆17張。
楊炬故作鎮定,思考了一會兒,選擇右邊那堆牌。
而我,選了左邊那堆。
釣魚者,自己隻能出牌,卻沒有看牌和插牌的權利。
雙方一張一張疊龍,直到碰見一樣的牌,便可“收竿”放在一旁,這在釣魚中也被稱為“放魚簍”,如果第一張牌被收走,則需要重新疊。
直到手中暗牌出盡,“魚簍”中“魚”(明牌)多者為勝。
而這一次,西瓜這個荷官負責從中間的牌堆裏抽一張,先放置第一張牌,如果第一張牌被“收竿”,則他要重新放置一張牌,再由“收竿者”重新“下餌”(放牌)。
他直接翻開第一張牌,紅桃K。
輪到楊炬,他打出一張方塊2,手法很幹淨,並沒有什麼問題。
到我,梅花K。
雖然“收竿”有點兒早,但大魚小魚都是肉。
三張牌放在一旁,西瓜又抽出一張方塊10當頭。
我打出一張黑桃J,重新下餌。
楊炬跟了一張黑桃7。
紅桃9。
方塊3。
方塊Q。
楊炬打出一張紅桃3,三張牌被他收入魚簍之中,目前算是打了個平手。
輪到他下餌,梅花8。
我跟了一張梅花Q。
楊炬黑桃8,又收了三張。
補牌,梅花4。
我緊跟一張黑桃Q。
梅花2。
哈哈,方塊J它來了,大魚上岸,一收竿便是7張牌,此時,池子裏隻剩下一張方塊10。
重新下餌,我補上一張方塊K。
輪到楊炬,他打出一張紅桃2。
紅桃Q
接著,他一張黑桃10,直接一竿收到底了,5張牌被他收走,西瓜重新抽出一張牌當頭,遊戲繼續。
竟然是方塊7!
楊炬補上一張方塊9。
輪到我,梅花10,這招叫“發二張”。
所謂“發二張”,並不是同時發兩張牌,而是指發手中牌堆裏第二張牌。
左手除去大拇指以外,四個指頭將牌夾住,手心微曲朝向自己,挪動左手大拇指,將第一張牌弄出來的同時,露出第二張一個邊角,右手兩指一捏,發出第二張牌。
發完之後左手大拇指迅速將第一張牌收回,那麼最上麵那張牌想第幾張出來,就能第幾張出來。
不管楊炬有沒有看清楚,我都可以確定一點,他毫無辦法。
這種單憑手法,沒有藏牌換牌的千術,除非有高速攝像頭逐幀回放,要不然,根本就抓不了千。
他不動聲色地打出一張黑桃A。
而我,補上手中最上麵那張方塊A。
雖然隻收上來兩張牌,卻讓我占得了先機。
楊炬心有不甘地打出一張紅桃A。
我打出一張紅桃8,而下一張牌,是方塊8。
可沒想到,他下一張牌直接打出梅花9。
收走5張牌。
一下子打破平衡,也徹底改變了戰局走向。
此時,他的魚簍裏已經有16張牌了。
而我的魚簍裏,隻有12張。
慶幸的是,我手牌還剩5張,而他,隻剩下3張牌。
池子裏,隻有一張孤零零的方塊7在等待。
抓千時機早已被生生錯過。
如果沒記錯,他剩下的三張牌裏,還有一張紅桃7!
我到底該何去何從?
這一局,還有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