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的問題有了這三種良種,大秦應該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解決,現在最難得就是人才的培養還有官員的選拔製度,這個是一個比較緩慢長期的工程。”
“人才不都是自己學習,學好了找官員推薦嗎?”
馮去疾很不理解,這有什麼難的?不是隻要有才,想做官,找人推薦就行了?
“按照以前的選官製度是這樣沒錯,不過,以後的大秦,朕不準備再實行這樣的政策了。”
“這種政策有很大的弊端,很多有才之人得不到重視,遠的不說,單說沛縣的蕭何、曹參,還有武將樊噲、王勃等等。”
“他們都是有大才之人,卻被大秦遺漏,若不是這次大秦內亂,他們現在還在沛縣做一個小小的吏掾、獄掾、屠夫。”
“這些都是大秦官員的失職,有人才不能發現。”
“所以,朕欲廢除舉薦製,實行科考製!”
“所謂科考製,就是通過考試的方法來選舉人才。當然要想使用科考製,首先要做的就是成立學校。”
“當然,朕所說的學校,可不是像稷下學院那樣的學校。”
“而是大秦自己舉辦的學校,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一起的那種。至於要學習的內容,也全不是儒家那些之乎者也,而是要容納百家,例如儒、法、墨、、兵、農等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
“而學校出來的學生,可以來參加科舉,也可以從事其它行業,但是,想要做官,必須要參加科考,隻要科考成功,不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可以為官。”
眾人聽著嬴政的侃侃而談,都覺得嬴政過於理想化了,文化,曆史以來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平民想要去學或者科考,那是難上加難,更何況,他們連肚子都吃不飽,哪有時間和餘錢去上學?
嬴政的科考製,最終肯定會淪為世家大族鍍金的利器。
“陛下,這個辦法是不錯,但是實施起來,估計不會太容易。”
顯然,張良也並不看好嬴政這一舉措。
“朕知道,剛開始時,科舉或許會成為世家大族的墊腳石,但是幾年過後,就會出現新的血液。”
“對此,朕已有對策。這個科舉製目前要實行,估計還要幾年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大家先把教材編寫一下。”
嬴政說完,對著許莫道:“那個拚音打印一下,交給馮去疾、張良他們。”
許莫轉身出去,嬴政接著道:
“許莫這裏,有一些新的文字,是專門用來輔助學習漢字的,一會兒許莫打印出來,交給你們,你們先學習下,然後,馮去疾、張良、蒙毅、陳平,你們四個,根據許莫交給你們的,再結合大秦語言,編出來一套適合大秦的文字出來。”
“扶蘇,吩咐人去大牢把程邈放出來,帶過來。”
扶蘇有點懵,這個時候放程邈幹什麼?程邈又是誰?不過,嬴政的話,他向來不反駁,於是領命吩咐侍衛去帶人。
這個時候,許莫拿了一遝紙過來每人分了一張。
眾人拿起來一看,這OOXX是什麼意思?怎麼都看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