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五是我的爺爺,他是八旗子弟,祖上早年隨清軍入關,立下戰功被封為鐵帽子王,而到了他這一代,大清已經亡了國,秦家也漸漸沒落。
他的父親秦老爺希望秦五能成才,能夠重振秦家雄風,複興大清偉業。可事與願違,秦五並沒有讓秦老爺如願以償。
也不知道那抽大煙是有遺傳還是怎麼回事,秦五的父親、爺爺都是抽大煙抽死的,而秦五也染上了大煙。
秦五說他染上大煙是因為路過街邊的大煙屋,那大煙屋就像是有魔力似的,勾得自己站不住腳直往裏鑽,被人家一番花言巧語洗了腦,稀裏糊塗抽了一口,這才落下來了煙癮。
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說秦家不如以往,但祖上積攢的家業龐大,秦五繼承的家產夠他吃一輩子甚至兩輩子。
可他倒好,抽大煙就算了,吃喝嫖賭也不落下,可謂是五毒俱全。
早上秦五睜開眼就溜達到大煙屋,人家煙老板一瞧,呦!是秦五爺來了,好生招待,說他是財神爺下凡,器宇不凡,百年難遇的人才。
他被吹的天花亂墜,一高興就出手闊綽,甩出小費就是幾十塊大洋,揮大洋如糞土。
人家都說這抽大煙燒的不是鴉片,燒的是白花花的錢。
照秦五這樣不省心的主,就算家財萬貫、富甲一方,也經不起這樣的敗。
不出一年,他就把祖上留的家財全給敗光了。
秦五有錢的時候,錢莊、大煙屋裏的老板都點頭哈腰地一口一個秦五爺,喊得那叫一個親熱。
可他現在沒了錢,就好比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
甭說是這兩個地方了,就連飯館裏的夥計都不拿正眼兒瞧他,往日的熟人都像是避瘟神似的躲著他,唯恐避之不及。
秦五還想過往日的舒坦日子,那怎麼辦?他一瞧家裏麵兒還有各種名貴器具、珍貴字畫,就把這些東西當了換成現大洋,甚至還把祖上留下的傳家寶貝夜明珠也給當了,給秦老太氣得生了大病,不出幾天就歸西了。
秦老太出殯的那一天,秦五披麻戴孝似地痛哭流涕,在門前直呼子欲養而親不待。街麵上的人看到後都在誇讚他有孝心,是個大孝子。
可實際上這是秦五演的一場戲,因為他知道秦老太一死,自己的舅舅就會回來出殯,盡管舅舅不待見自己,但畢竟血濃於水,到時候可以裝可憐向舅舅討要點兒大洋花花。
果不其然,秦五的詭計得逞了,舅舅一瞧自己的親外甥這麼孝順,以為秦五已經浪子回頭,洗心革麵了,就給他留下五十塊現大洋,讓秦五好好安置秦老太。
這五十塊的現大洋按照當時的購買額來算,足夠一個人富裕過了。
秦五也是倍受感動,便發毒誓日後若要再抽大煙賭博,就自斷雙手。
但大煙這玩意兒那是說戒就能戒的嗎?秦五走在街上,瞧見路邊的大煙屋,心裏一陣刺撓,難受地抓耳撓腮,實在忍受不了就又去那大煙屋裏舒坦去了。
一口下去神魂顛倒,兩口下去身體飄飄,三口下去神仙也羨慕。
秦五舒服地渾身顫抖,仿佛往日裏受到的屈辱、苦楚,就在這一口一口的煙霧中消失殆盡。
秦五也不去想以後的日子,仿佛現在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秦五抽完大煙回到家中也是惱悔,恨自己又抵不住誘惑,想起自己發的毒誓,於是拿出剪刀剪掉一小撮頭發,自語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跟同斷手性質一樣,下次一定戒。”
寧信世上有鬼,也不信賭徒煙鬼的嘴。秦五第二天也沒經得起誘惑,不到幾天,愣是把這五十塊現大洋給造完了,一個子兒也不剩下,後又把家裏麵該賣的都賣光了,就差沒把祖上留下的房屋給賣了。
失魂落魄的秦五想到錢莊裏借錢,人家早知道秦五成了窮鬼,沒油水可榨,連哄帶趕地將他推了出去。
秦五犯了煙癮難受,跑到大煙屋裏求人家老板賞口煙抽。
人家問你拿什麼來換?秦五說隻要有煙抽,我把我的命都給你。
可人家說你的命值多少錢啊?還不如牲口呢!這麼著吧,你把你家的宅子地賣了換大煙抽,怎麼樣!
那秦五固然敗家,但也不傻,知道自己要是沒個住的地方,那就跟大街上的乞丐沒什麼區別。
於是秦五就拒絕賣地,而人家自然也不給他煙抽。
秦五實在是難受的不行,就搶過別人的大煙槍猛嘬一大口,這才緩過癮來。
可秦五搶了人家的大煙,那人家能饒得了他嗎?幾個人圍起來把他按在地上打,打完後像丟垃圾似地給扔了出去。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秦五挨了頓打反而樂滋滋的,坐在地上笑著說挨一頓打換一口大煙抽,值了。
老話常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秦五風光的時候,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也要攀關係。
而現在落魄了,這認識秦五的人都躲著他,生怕找自己借錢。不過秦五倒也有些囊氣,從沒向這些勢利眼張過嘴。
這天,秦五晃晃悠悠地走在路上,餓的是前胸貼後背,又拉不下臉乞討,但褲兜裏沒錢怎麼辦?於是他就想到福聚德去碰碰運氣。
可人家福聚德是大店,怎麼可能會容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在飯堂?掌櫃的便給秦五端了一碗爛肉麵想以此打發他。
秦五也是嘴刁的主,不要爛肉麵,非要吃福聚德的招牌烤鴨子,把碗一摔,躺在地上耍起了無賴,不給就不走了。
掌櫃的說你這流氓賴皮真不知好歹,我念往日舊情賞你一碗麵,你倒還不領情了。
隨後掌櫃的從後院叫來幾個彪形大漢,秦五睜開眼看見後嚇得趕緊從地上起身,連爬帶滾地往外跑,一晃眼竟跑到了東郊。
這東郊曾經是個風水寶地,據說有位宋朝的皇帝葬在這裏,可那皇帝具體是誰也無從得知。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間,今天這個死了,明日那個死了,隨便在東郊找個坑就把人給埋了,以至於這裏成了一個亂墳崗。
秦五看著亂墳崗,心裏嘀咕著真晦氣,怎麼跑到這兒來了?正欲轉頭就走,一低頭發現腳下有個玉鐲子。
秦五大喜,瞧見四周無人,拿起鐲子上下打量。這玉鐲子色澤剔透、冰清玉潔,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倒像個值錢的好物件。
他正疑惑著這鐲子哪來的,扭頭瞅見旁邊有個墓碑,上麵密密麻麻的全是滿文。
得虧秦五是個旗人,識得滿文,他便撅著屁股念那碑上麵的字兒:
“康熙年秦宣德之墓。”
秦五瞅著這個名字隻覺得有些眼熟,眼珠子沽溜沽溜地轉了起來,想了半天這才想起之前在家譜裏見過這個名字,好像是自己爺爺的爺爺,原來這是秦家祖先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