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一座山,一座不過百米高的山,一座林木橫生的野山。
山頂,一座道觀,一座不過百平的道觀,一座年久失修的道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每天早晨旭日初升時,山上都會響起悠揚的吟誦,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兩年來從未間斷。
一本殘舊經書放在石桌上,一個十三四歲的小道童,從石凳上站起來,伸了個懶腰。
“今天晨課總算完成了,還是沒感覺到氣息,老子早就知道不是修道的料,死鬼師傅還糊弄老子,有個屁的仙緣?”
小道童嘟嘟囔囔,一臉不忿的拍拍殘破道袍,走向道觀的大門,門板已經歪斜不能正常開關,大門右側圍牆倒是坍塌出一個缺口,用樹枝木棍做了個柵欄,方便進出。
道觀內沒有多少殿堂,主殿匾額腐蝕的厲害,隱約能看清“三清”倆字,後邊的字早被蛀蟲吃了,瓦麵殘碎不堪,陽光透過縫隙,殿內斑斑點點,神像早已失去色彩,隻剩下三尊泥胚,供桌缺了一條桌腿,下邊用石塊支棱著,上邊香爐裏插著三根纖細的樹枝。
偏殿早已倒塌,隻剩一片廢墟,連著圍牆的幾間廂房也是搖搖欲墜。
小道童走進一間還算齊整的廂房,房間裏陳設非常簡單,靠牆是一張用木板拚湊的板床,鋪著破舊的被褥。牆角處有兩個榆木箱子,一個是放衣服被褥啥的,另一個是死鬼師傅遺留下的物品,一個小桌子上擺著殘破的鍋碗瓢盆。
小道童在箱子裏翻找著,竟掏出一把手槍,裏麵還有幾發子彈。
其實,小道童不算是這裏的人,準確說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
趙三寶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市博物館上班,工作輕鬆愜意,令人羨慕。然而,某天值夜班時,發現博物館竟進來一個竊賊,年輕力壯的趙三寶自以為能製服竊賊,一番打鬥下來,雖然成功奪下對方手中的槍械,卻被竊賊用一尊神像砸暈,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倒在這個道館的大殿裏,附身在一個十來歲的小乞丐身上,,也許是這小家夥想來道觀偷取食物吧,不知道是餓死的,還是被趙三寶靈魂奪舍。
奄奄一息的道觀主持,沒想到臨死之際,老天還送來一個繼承者,強忍著著一口氣收趙三寶當了衣缽弟子,說其有大仙緣,傳授道觀吐納術後,留下一本經書和一個空空如也的錦袋,倆眼一閉倆腿一伸匆匆駕鶴西行。
趙三寶起初以為能像其他穿越者一樣,意氣風發,獨霸異世。靠著死鬼師傅留下的食物,不用為饑飽操心,拚命修煉吐納術,雖沒能騰雲駕霧,身體也算結實。
發現吐納術隻能健體,不能讓自己擁有法術,又開始玩命地探索經書,結果發現,也隻是一部普普通通經書,大為泄氣,而又不死心,本著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每天晨時風雨無阻的吟誦經文,希望有朝一日,能頓悟出法術。
雖然小山不高,卻地處荒野,毒蛇野獸不少,趙三寶每次出門都會帶上槍,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