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軍事科學院大禮堂。
主席台上,掛著鮮豔的橫幅:“823”工程表彰大會。
宋小兵整理了一下胸前鮮紅的綬帶,剛要邁步進入禮堂的大門,身後一個聲音叫住了他。
宋小兵回過頭來,看見嚴學禮正笑臉盈盈地看著他。
他正驚訝地想問:“你怎麼來了?”,卻一眼看見了嚴學禮身旁的那個人。
看到這個人的一刹那,宋小兵更驚訝地說不出一句話來。
那人笑了笑,說:“小宋,你好,許久不見,別來無恙?”
“方……方老師!”宋小兵的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
嚴學禮笑著說:“小宋,錯了,這不是方老師,是李總。”
“李總?”宋小兵問道。
方文彬點點頭,鄭重地說:“我是音速航空技術總監李銘,原航天科工委設計研究院的高工。”
“音速航空?”宋小兵疑惑地對嚴學禮說,“嚴總,我上門求教,遭你一口回絕,怎麼私下裏……”
嚴學禮答道:“抱歉,盯著我們的國外公司太多,多有不便。”
“E國那次培訓,是你的手筆?”
嚴學禮笑了笑,沒說是,也沒說不是。
“E國阿斯諾夫航天設計研究院,國際頂尖知名研究院,怎麼會聽任你的擺布?”宋小兵大惑不解。
“他們有求於我們。而且,那次培訓,隻是借了他們一個殼而已,用他們的名義,用他們的場地,而所有的花費和組織工作,都是我們自己來。”李銘笑著說,“他們還順便賺了一筆,哈哈。”
“有求於你們?求你們做什麼?”宋小兵追問道。
嚴學禮撥弄著手中的串珠,平靜地說道:“你想要什麼,他們也就想要什麼。”
“也就是說那一次培訓,其實,是專門為我組織的?”宋小兵有點驚訝嚴學禮的大手筆,費了那麼多勁,繞了一大圈,就是想換個地點、換種方式傳授他絕世武功。
“不是為你,是為了一個承諾,更是為了一個國家。”嚴學禮語氣淡然。
“一個承諾?”
“三個學生,對一個老師的承諾!”李銘語氣沉重。
“三個學生?你們倆都是?”宋小兵問道。
嚴學禮點點頭:“我們先後求學於老師的門下,不是同一批的學生,學生時代,相互之間,也並不認識。直到有一天,老師把我們三個人叫到了一起,說,高技術行業,特別是航天所代表的高精尖技術,需要兩條腿走路。有國家的主導,也應該有民營的補充。”
“軍工大企業瞄準的都是大方向、大戰略,宏觀的布局和設計,不過,也需要有人去做小而精的領域,做得更細、更深。鯰魚效應知道嗎?老師就想讓我們做一條航天領域的鯰魚。”
“最後,他問我們三個人:辭去你們現有的工作,離開你們舒適的崗位,讓航空航天技術在市場中也能謀得一席之地。你們,願意嗎?”
“看著我們三個人都不說話,他又加重了語氣:我會在背後支持你們。我又問道:航空航天那麼多細分領域,我們從哪裏開始?老師說:就從我最擅長的領域開始!”
“於是,我們便投身於航空動力專業!”
在那個年代,有人能如此高瞻遠矚,把行業現狀和前景看得如此透徹,並提前進行產業布局,不得不說是深謀遠慮。
嚴學禮短短幾句話,就讓宋小兵對他們的老師刮目相看。
再說了,就憑音速航空目前在航空領域的地位和成就,三人的老師,也絕非等閑之輩。
“嚴總,你們的老師是誰?我可以冒昧請教一二嗎?”宋小兵虔誠地說道。
嚴學禮和李銘對視了一眼,李銘搖了搖頭,說:“恐怕不行了。”
“為什麼?”
嚴學禮盯著宋小兵的眼睛,說道:“因為,我們的老師,叫宋時仁。”
頃刻間,嚴學禮和李銘的身影在宋小兵的眼裏變得模糊起來。
他的眼眶裏,不知何時泛起了淚花。
“走吧,進去吧,表彰大會要開始了。”嚴學禮拍了拍宋小兵的肩膀,摟著他進入了會場。
主席台上,已經端端正正地坐了兩排人。
宋小兵看到了幾張熟悉的麵孔。
李立長、吳文斌、王劍秋、張佳穎、馮一峰,王海波……他們和他一樣,戴著一個紅色的綬帶,綬帶上寫著:突出貢獻獎。
宣傳幹事手中的照相機“哢嚓”一聲,白光閃過,他們的胸前,同時反射出一陣耀眼的金燦燦的光芒。
宋小兵這才看見,每個人的胸前,都佩戴著一枚同樣的雛鷹勳章。
這時,他身旁的嚴學禮,也從懷裏掏出一個雛鷹勳章來,鄭重地別在了自己的胸前。
“上去吧。”他拽了拽宋小兵的胳膊。
兩人一同走上主席台。
所有的人,臉上都帶著自信又驕傲的笑容。
他們胸前那不同年份的雛鷹勳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