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相對於固體火箭發動機來說,液體火箭發動機由於結構複雜和各種液體燃料的特性,導致了它的故障率更高,出現不可控的風險也更大。
“小宋,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固體火箭發動機結構簡單,發射便捷。這對於要時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緊急狀況的導彈武器來說,尤為重要。”
“現代戰爭不可能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別人一出劍,我們就必須第一時間舉起盾,而不是手忙腳亂地去拚接盾。液體火箭發動機發射前的準備時間太長,燃料加注的風險性也高,而且,非常依賴於情報部門掌握敵情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受製約的因素太多,不利於現代戰爭對快速反應、快速應對的要求。”
王劍秋說的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但是,他卻忽略了反導武器的一個重要前提,宋小兵在自己的博士畢業答辯中,就提到過這樣的問題。
宋小兵胸有成竹地說道:“主任,反導武器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政治威懾力,然後才是軍事威懾力。威懾力,才是它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構建反導係統,並不是指望它能隨時投入戰鬥,而是隨時投放威懾,必要時才投入戰鬥。”
“在如今的世界形勢和軍事發展趨勢下,作戰樣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戰爭,不是要拚個你死我活、山窮水盡,而是戰略威懾、精準打擊。”
“所以,真正使用彈道導彈攻擊和反導係統防禦的機會少之又少,畢竟,那是最後的手段。反導係統是防禦最後的屏障,屏障可不是用來隨時快速出擊的,而是需要時刻屹立在那兒的。關鍵是解決有無的問題,解決防禦力度的問題。不是要快,而是要堅固、準確、威力巨大。”
“與威懾力相比,反應速度的快慢,反而並不是那麼重要。”
王劍秋依然望著窗外,沒有說話,隻是不斷地抽著煙。
“小宋,我剛才說的話,你好像並沒有聽懂。你在部隊工作的時間也不算短了,有的話,我也說過很多次了,現在看來,你仿佛仍然毫不在意。不錯,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風險性更大,你明白‘風險’這兩個字的含義嗎?我始終相信,收益越多,風險越大,觸及安全底線的改進,寧可不做。”
宋小兵這才完全明白王劍秋反對固液結合的真實意圖。
又是那兩個毫無新意卻極具破壞力的字眼:“安全。”
所以,王劍秋寧願選擇以前那個平庸但安全的方案。
宋小兵的心涼了。
他以為和王劍秋共同經曆了那麼多爭論和爭議、波折和風浪,應該算是同一戰壕裏並肩戰鬥的親密戰友了。
但現在,他好像明白了,上下級之間,仍然隔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這道鴻溝的名字,叫層級。
這道鴻溝注定了他們隻能有限製地握手合作,而永遠不可能無距離地親密擁抱。
他看不懂王劍秋。
也許唐一夢之前說過的話,才是真正讀懂了王劍秋:“作為一個負責全局的總體室主任,四平八穩,比什麼都重要。”
在宋小兵的心裏,安全永遠隻是底線,而不是出發點。
如果一切都是從安全出發,那終點也一定就是安全,而不是戰鬥力。
那一刻,宋小兵對王劍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感,又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