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懸在半空中的攔截係統,其實,得到這樣一個出國進修、和大師們探討的機會,是宋小兵非常向往的。
可是現在,和攔截係統的開發比起來,宋小兵感覺自己好像對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原有的興趣。
對於這個變化,宋小兵其實自己都很驚訝。
他完全覺察不到,自己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整個身心都被攔截係統所占據,成天腦子裏想的全是攔截係統的各種問題。
“主任,那什麼時候去學習呢?”宋小兵無奈地問道。
王劍秋搖搖頭,說:“不知道,上麵說等通知。”
“軍事科學院自己組織的學習培訓,他們都不知道時間?”宋小兵有些詫異。
“不是他們組織的,是航天科工委!所以,要等他們那邊的具體通知。”
“不會吧,他們組織的培訓,竟然邀請我們參加?”宋小兵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畢竟地方和軍隊的科研院所是兩條線,屬於兩個截然不同的體係,雖然有交流,但是任務不同、性質不同,所以彼此獨立。
“是啊,我也很納悶。”王劍秋若有所思地說,“不過,既然軍科院點名要你去,我估摸著,會不會和攔截係統的後續開發有關係。”
宋小兵立刻搖搖頭,說:“不可能。E國的阿斯諾夫航天設計院是沒有導彈設計經驗的,他們隻提供大推力火箭,而我們反導攔截彈的短板並不在此,根本用不著它的技術。再說了,國外的航天設計研究院,也不會把核心的技術輕易示人,我覺得,這次培訓,應該就是一次單純而簡單的學習,和反導工程應該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王劍秋笑著說:“不想那麼多了,既然上級領導下達了命令,我們按照要求執行就好了。這段時間,你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攔截器飛行控製的攻關上,這是動能攔截彈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千萬不要再想著拿來主義了,上級領導對此什麼態度,我想你經過研討會失利的事,也應該能明白了。至於學習,你做好簡單的準備就行了,到時候學習通知一下來,按時參加就好。”
宋小兵點點頭,事到如今,也隻能這樣了。
後麵的時間過得飛快,宋小兵還時不時地跑回學校,在航天器國家實驗室一待就是好幾天,潛心研究攔截器的飛行控製技術。
攔截器的飛行控製,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攔截器的漂浮問題。
隻有完成了攔截器的漂浮實驗,讓攔截器能隨時根據需要漂浮在空中,才算真正掌握了對各個發動機的動力平衡控製技術。
下一步,才能通過對脈衝發動機的智能控製,完成攔截器的精確循軌飛行。
不過,這項技術遲遲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宋小兵雖夜以繼日地泡在實驗室裏,但收效甚微。
這天,宋小兵接到王劍秋的電話:“小宋,攔截器的漂浮實驗,進展得怎樣了?”
宋小兵說道:“現在做的都是基礎工作和準備工作,暫時還沒有進展。”
王劍秋說:“培訓時間定下來了,下個月,也就是6月19號出發。你最近回來一趟,準備準備。”
宋小兵問道:“有多少人去參加培訓呢?”
電話裏沉默了一下,然後王劍秋的聲音傳了過來:“據我所知,就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