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君侯心慕劉淺淺的事很快在朝野內外散開。

再加上春君侯身份特殊,又是燕朝主動示好的象征,劉淺淺想拒絕也拒絕不了。

於是後宮在隆冬臘月的季節,迎來了它的第一個主人。

半年後,正式開始選秀,充盈後宮。

劉淺淺於二十六歲這年,懷上皇嗣。

劉淺淺懷孕後,那些整天替她焦慮的大臣們更焦慮了。

天天上奏折肯定在養心殿辦公,他們上早朝不介意多走一些,隻希望女帝能保重龍體。

劉淺淺當然沒同意。她的身體一直都很不錯,又常年練武,體魄更是一般人不能比。

別說上早朝,就是讓她跟軍營那些血氣方剛的士兵打一架都沒問題。

最後還是在劉淺淺的威懾下,這群愛操心的官員們才消停。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們每日還是尋找的補品,有機會就往宮裏送。

要說最緊張的,還是太醫院的禦醫們,他們天天都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

原因無他,都是被那些前來問診的大臣們嚇的。

搞得他們也怕女帝磕著碰著,天天懸著心過日子。

懷孕不久後科舉考試也正式開始了。

劉淺淺任命現任丞相武齊賢為主考官,代啟聖和其他學士為次主考官,在京城太學館舉辦自她上任後第一次麵對全國性質的科舉。

二十天後,劉淺淺親定了狀元榜眼和探花,給予狀元和榜眼六品和從六品的官職,進翰林院。

至於其他進榜的進士,劉淺淺下發調任狀,前往全國各地赴任。

這一年,科舉出來的男性官員有一十三人,女子一人,中探花,去貧瘠之地當任知府一職,三年後,女子以出色的政績獲得回京任職的調令,進翰林院。

大順四年,女帝誕下女嬰,立為儲君,代啟聖為太子帝師。

大順六年,順朝邊境遭遇外敵,何雨青掛帥帶兵出征,三年後平定邊關,國土向西北擴張。

大順十年,燕朝新帝登基,單方麵撕毀盟約,向順朝開戰。

大順十二年,燕朝覆滅,由流落在外的十七皇子劉湛繼位,為避免生靈塗炭,向大順遞交投名狀,以重修兩國之好。

大順一躍成為曆史第一強國。

大順十三年。

九歲的太子跟隨武術師父何雨青在馬場射箭。

箭矢射出去後,丞相武齊賢跟隨女帝出來。

武齊賢說:“太子騎射愈發精準了。”

“母皇。”太子看見劉淺淺,放下弓箭,飛奔撲到她懷裏,還不忘跟武齊賢打招呼,“丞相爺爺,下午好。”

“下午好啊,太子殿下。”

何雨青拿著幹燥的汗巾過來給太子擦汗。

劉淺淺接過汗巾,示意何雨青去休息,後者恭身離開。

武齊賢看著何雨青的背影若有所思。

劉淺淺陪太子玩了一會兒就將人送回東宮。

武齊賢接著跟她談論邊關戰事,不知怎麼的就聊到了何雨青身上。

“雨青他年歲不小了吧。”

“是啊,而立之年了。”

“像他這個年紀的人早就成家,孩子都大了吧。”

劉淺淺麵向武齊賢,語氣平緩,“丞相大人想說什麼就說出來,藏著掖著不像你的風格。”

武齊賢坦然說,“雨青他什麼心思難道陛下不知?”

“我們不是那種關係。”

劉淺淺忽然歎了一口氣,“誰都可以,唯獨他,不行。”

武齊賢不理解,“為何。”

“我六歲時我們就常在一起,我們太過熟悉。”

武齊賢知道劉淺淺是什麼顧慮。

感情這東西最捉摸不透,一旦捅破了那層紙,後麵就愈發不可收拾。

他一直怕劉淺淺登基後感情用事,但他沒想到,其實最清醒最不感情用事的是他們的女帝。

劉淺淺把話挑明了說出來,武齊賢還能說什麼呢。

禦花園內,景色迷人,一隻喜鵲落到枝頭上。

劉淺淺抬步走上亭台石階,問武齊賢,“燕朝那邊有消息了嗎。”

武齊賢跟隨左右,說:“已經傳回消息了,不日將抵達厥京。”

劉淺淺頷首,“好,那傳令下去,讓禮部籌辦接待事宜。”

大順十三年冬,萬國來朝。其中,曾經的三大國也紛紛派使者前來。

不過這次跟以往不一樣的是,燕國新帝親自來到了厥京。

隨行的還有一個劉淺淺和武齊賢他們熟悉的麵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