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葉檀

早些時候,張小軍在MSN上說他準備寫一本觀察中國新富階層的書,並且還說希望寫完以後我能為他的作品寫一篇序言。

當下中國盛產富豪,像間歇噴發的火山,隔幾年就噴發出新的富豪,若以新財富中國500富豪榜為計,從2003年誕生至今,10年的時間,中國富豪積累的財富驚人增長,遠遠跑贏GDP與CPI,也遠遠超過美國富豪增速。其中一些人很快被火山灰燼掩蓋,而另一些人努力做到基業長青。

這個群體魚龍混雜,在野蠻成長期,失去信仰者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最大限度地利用“叢林規則”,使自己成為叢林之王。一些人因此把自己的名字牢牢地釘在恥辱柱上;而另一些信仰堅定者拋棄了叢林,他們成為文明規則的熱忱擁戴者。

觀察中國富裕人群其實是件很有趣的事,隔著玻璃窗打量新富階層,往往與暴發戶、巴黎咖啡聯係在一起,近距離接觸,這些人與加班、喝酒甚至參禪更相近。南懷謹先生在世時,有富豪每年來往於太湖之濱,其原因是為了獲得心靈的寧靜。百人百麵,新富階層絕非鐵板一塊,他們的生活方式可謂千奇百怪。

如果說什麼是中國特色的中國商業富豪文化,以傳統兵法、曆史權謀、商業叢林戰三大法寶結合而成的大拚盤就是。不難想象,一些知名的富豪最願意看的是權謀者的著作,雖然後者以掠奪財富而著稱。

多數新富們並沒有學會嫻熟駕馭他們的財富,周圍的大多數人對他們的暴富充滿詬病,財富與社會階層的分化,使這一群體成為大眾天然的假想敵。

在叢林社會站穩腳跟的新富階層是凶悍的。趁著資產上市大撈一票,趁著房地產市場化拋棄實業成為地主,趁著國際化的過程轉移資產,趁著奢侈品資產化交易紅酒、白酒、古董,一切皆可交易,隻要有溢價。有些高收入階層成為比華爾街的“肥貓們”更肥的“貓”,而他們的付出遠不如華爾街的交易員們。

他們時常軟弱,凶悍與軟弱奇怪地集於一身。爭先恐後擁有洋奢侈品的富豪們,甚至願意花費幾十萬元去消費,一旦出現問題,寧願吃啞巴虧也不願意露富。當不公平的關稅加在他們身上時,極少有人願意花費幾年時間討回公道,短期的成本計較勝過了對行業發展前景的考量。

這部書稿是中國新富階層生動的鏡像,讀這些文字更像看一部關於中國新富階層的紀錄片。不同主角的“出生”、成長,甚至八卦娛樂到剪光頭發,從個人悲歡到群體浮沉都躍然紙上。這是一本個性鮮明的中國“富世繪”,它選取的更多是中國快速造富之後,作為個體富人的劇烈適應或者被適應的過程描述和分析。整本書的寫作,除有趣的富裕階層故事外,調侃裏亦有嚴肅的觀察,鬆散的故事裏有嚴密的財富邏輯。

這本書像作者,認真,而又鬆散。三四年前,我與作者見麵的大辦公室,人聲鼎沸,各種信息穿插,像下課後的大教室,而我們樂此不疲。張小軍後來去了深圳,輾轉忙於《每日經濟新聞》的各地,大家很少見麵,但印象深刻,他的眼睛絕不空白。

偶爾,他會說寫作計劃按周推進,即便再忙,每周也會堅持寫一個小主題文章。為了檢驗這些文字的可看性,他甚至還在報紙上開了一個寫新富階層的專欄。這部書稿完成,我並不吃驚。這就是張小軍的性格。

中國的富豪,尤其是企業家富豪正在叢林、商道與權謀之間徘徊,如果他們不能刮骨療毒,繼續用潛規則圖謀他人,那麼,就將為市場化的商業文化挖下巨大的墳墓。體製、社會、文化,撲朔迷離的財富積累往往容易釀就一杯苦酒,需要靠有辨識的富人慢慢稀釋、消解,讓人欣慰的是,中國也有很多陽光富豪,中國的新富們在和這個時代的完美同步中正在嫻熟起來。

也許,我更希望從這本書中看到更多曆史感和深層次邏輯。人,不會無緣無故潛規則,不會無緣無故成長。

作為中國新富階層的趣事和邏輯的有趣觀察,打開這本書,值得。

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