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熊貓牌電視機旗艦店(2 / 2)

“放心吧,再進100台都能賣得掉。隻是想著讓你們放心,我先進個50台,等開業當天我補齊貨款後,我還會繼續進貨的。”

夏元沒有跟王誌林解釋太多,隻是堅決表示要繼續進貨。

按照夏元的預估,煤炭省龍城當前的消費能力在全省來講還是不錯的。雖然已經有其他供銷社店鋪在售電視機,但是刻板的就把電視機當普通貨物擺賣,自然吸引不了人狠下心來買。

按當年現實情況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營企業到最後都不行了。就是因為沒有融入到改革開放後的市場化經濟體係中,所以被如潮水般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幹趴或兼並了。

民營企業想要在市場中生存,肯定是遵循市場規則和消費者所需,不斷的調整經營策略和方針。要不容易被泯沒在茫茫商海中,全家吃不上飯。

但是國營企業可不一樣,無論企業發展成什麼樣,都是旱澇保收。從領導層到基層,大部分人都是等著每月的工資到手養活家庭,體係內也遵循的一句俗話:不怕不做,就怕做錯。

所以那個年代,國營企業經受不起市場經濟的衝擊,陸陸續續加入了倒閉潮中。很多所謂的鐵飯碗工人,也是從1985年年底開始被迫下崗轉業自謀營生或做其他安排。

王誌林見夏元一再堅持,也不再勸。當天就跟廠裏聯係,再安排另外50台電視機,直接發貨到龍城。預計也就開業當天就能抵達,如果夏元店裏真賣得好,不愁沒貨交付。

王誌林屬於銷售精英,從到龍城替夏元培訓銷售員開始。他看著夏元兩家門店的裝修風格,已經整體的布局,他已經打心底相信夏元的銷售策略是可行的,隻是沒想到那麼的可行而已。

而夏元,內心則是老六般的心裏想法。他看著王誌林這麼優秀的人才,還肯幹,且熟悉國內的電視機市場,想著不如幹脆挖過來跟著他幹。

隻是現在肯定挖不動,他要等電視機爆賣後再挖,那人家考慮跟他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畢竟人都是往高處走,你不能給人家一個確定的未來,人家憑什麼跟著你,人家也要生活的。

“哇,夏元。你才回來龍城幾天,就到處是你的新聞啊。我才知道,原來你在梗陽幹了厲害的事業。難怪我一直找不見你,這次回來龍城又開了這麼上檔次的店。”

熊貓電視機旗艦店門口迎來3個身著工商製服的1女2男工作人員,其中女的開口說到。

“來啦啊,林眉。快進來參觀指導下,看看還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來的人是林眉,是專門給夏元送營業執照資料過來的。從他要開店起,就囑托了林眉幫他搞定工商的手續。所以這會兒肯定要客套的邀林眉到店裏看看,也算是熟絡熟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