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捋了捋思路,將成立快遞公司的流程和未來商業化的玩法都跟姚季亮和姚大夥做了闡述。
而且這次成立快遞公司,是有別於華夏必達的火車快運的。畢竟火車快運隻是到火車站點,而且屬於官方,麵向市場化還不具備很好的競爭優勢。
為何自己要獨立出來跟姚季亮和姚大夥合資成立,一是一世為人的夏元知道,雞蛋都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畢竟跟著國企玩,關係錯綜複雜,而跟煤炭廠玩,股東又太多。
跟姚氏父子已經相處了差幾個月就到一年的時間,從為人處事和格局來看,加上上一世的成功案例。夏元篤定跟著姚氏兩父子一起做事,必成不敗。
更重要的是,雖然自己通過經營幾家企業賺到了第一桶金。也不多,就五六十萬,相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妥妥的萬元戶,並且算是十裏八鄉能排得上名的富翁了。
但這點資金對於即將要做的快遞公司來說,還遠遠不夠。因為夏元不甘於擁有上一世的記憶,在這一世還要花時間去沉澱,時間就是金錢,甚至比金錢還重要得多。
所以就拉上人品得到他認可的姚氏父子倆,他們來做冤大頭,不,應該是做大投資方。除非發生嚴重的戰亂,否則就目前這個發展態勢,成立的新快遞公司,絕對不會虧。
說幹就幹,夏元將這兩個月各個華夏必達站點的收發件記錄都查閱了一番,然後根據統計學做了數據分析,挑選出了二十餘處南北鐵路沿線收發件量比較大的地方來成立快遞公司。
姚季亮則是在夏元的指導下,完成了這二十多個快遞站點的企業注冊流程,其中還動用了不少各個鐵路站點的關係,然後還都是龐玉華幫忙打的招呼。
很快,這二十多處華夏必達收發點的附近就有了一家名為“神通快遞”的快遞公司。主營就是將人們已經到收發點的各類物件按尺寸、大小、數量以及路途遠近做等級分類。
然後根據不同等級的派件服務進行收費派件上門,從幾角到幾塊的服務費標準都有。總體來說,滿足了不少為省時間的百姓的生活。
神通快遞在龍城絕對是要設立站點的,所以開通派件的當日,夏元就將梗陽的一些特產、糕點之類的東西郵寄到龍城,一份是給呂琪,一份是給吳麗。
真正的讓吳麗體驗一把啥叫飛速和貼心服務,畢竟這也是吳麗當初先提出的派件上門服務。而呂琪是在郵寄快件的第4天後才收到件,雖然時間沒有上一世的快,但雛形已現,就等著他慢慢發育和長大就好。
隨著神通快遞的服務口碑傳到更多人那裏,這二十多處的神通快遞點都開始活躍起來。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們,不敢相信除了華夏郵局還有其他收發單位能親自將快件送到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