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火車運輸公司成立(1 / 2)

用著本應該有的資源作為20%的股份入股姚大夥的運輸公司,這個怎麼聽都不吃虧,甚至真如夏元所說的,做好了,還能賺大錢。

這樣的話,這個小破火車站也可以有錢改造了,他早就看不慣這老破舊不知道多少年沒有翻新的辦公室了。所以,龐玉華當下就用辦公桌的公家電話撥到了上一級領導處。

並當著姚大夥和夏元兩人的麵做了複述,其中一些合開運輸公司的細節問題,龐玉華還讓夏元跟著電話對麵的一位姓歐陽的女領導解答和溝通。

歐陽偉是龍城火車總站負責人,當聽龐玉華說起梗陽縣煤炭廠合作開運輸公司的事時,多少有些驚訝。因為這個沒有先例,但此前上麵的政策就是讓所有地方機構和組織盡量聯合民間力量,將國有資產運作起來,解決人員就業問題。

所以經過和龐玉華的溝通還有夏元對一些執行細節的解釋,歐陽偉當即答應下來,並讓夏元在一周時間內提報所有運輸公司合作的材料和條款合同。

以梗陽縣火車站之名與梗陽縣煤炭廠聯合成立開往北方的專列運輸公司,如果成功了,還可以將這個模式進行全國複製。

夏元總算鬆一口氣,雖然說有很好的應對方法,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做很多決策還是很小心翼翼的。本以為需要好幾天來來回回的溝通,結果沒想到一下午就解決了。

而夏元開出的那些條件除了合作成立運輸公司這件事外,其實就是上一世姚氏父子所能做到的體量,等運輸公司成立後,一切運行起來都在正常的運籌軌跡中,所以毫無壓力。

而在姚大夥這邊,通過一下午夏元跟火車站的溝通上來看。他對夏元建議的建立運輸公司,把梗陽縣所有的加工產品賣到北方的事,那是更加的有信心了。

而且決定了,當運輸公司成立後,一定要分一些股份給到夏元,畢竟這個事夏元的主意,煤炭廠的幹股也要轉成夏元作為股東來持有,因為他對夏元有無限的期待,很是看好夏元的未來。

初步達成跟梗陽縣火車站合作成立運輸公司的目的後,夏元第二天便也安排向陽將梗陽縣新成立的焦炭廠都跑一遍,以技術輸出發起合作邀請,大大小小的焦炭廠跑了20多家,其中有11家達成了合作。

對合作的焦炭廠根據產量做了級別分類,然後簽署不同的供應量保證合同。向陽當天就向合作的焦炭廠輸出了技術,並安排了廠裏的師傅上門指導。

合作的焦炭廠無一不感到驚訝的,都覺得這個是吃飯的技術活,竟然有人願意教,還保證做出來的貨定時定量買走,雖說沒賺多少錢,但是穩定,能解決廠裏日常的開支還有些小賺頭,何樂而不為。

所有事情都很順利,合作的焦炭廠在夏元和其他師傅的培訓下,首批的焦炭品質都與梗陽縣焦炭廠出品是一樣的,完全達標,可以直接賣到北方的客戶那裏。

而姚大夥也根據運輸公司火車一路北上行經的站點周邊,開發了不少有需求的客戶來合作,這樣後期就能提升不少運輸的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