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馬來亞省(1 / 2)

一個半月後,華夏民主聯合眾國在馬來亞設立第八軍分區。

馬來亞王國被命名為馬來亞省,省長及其他管理人員,由總統府安排下麵的各部門進行人員委派。

與此同時,華夏民主聯合眾國沒有讓蘇丹家族繼續管理馬來亞省。

蘇丹家族財產捐出一半,除了王宮,其他的資產並沒有被華夏民主聯合眾國沒收。

一些王公貴族也是拿出一半的財產換命,地主鄉紳把多餘的土地貢獻出來。

但有一條底線,馬來亞省境內的所有其他教堂必須限期拆除。

允許信奉其他教派的人離開馬來亞省,如果留下不能從事其他教派的活動。

更加不能在馬來亞省發展其他宗教,道教是唯一合法的教派,也是國教。

在原馬來亞王國境內有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種教派。

這一次,各教派見識了華夏民主聯合眾國的手段。

反抗者,不守規矩的其他教徒不信華夏民主聯合眾國會真動手驅趕。

結果如通告,不聽話直接殺,不服氣殺,在一個月內因為教派問題,直接殺了50~60萬人口。

血流成河,屍骨累累,哀鴻遍野

再加上出走的各教派信徒,以及曾經的王公貴族們。

不足千萬人口的馬來亞省境內,一下子減少了百分之三十的人口。

留出來大片的空地和民房。

華夏民主聯合眾國號召廣東省、廣西省和雲南省,浙江省、福建省五省的老百姓遷移到馬來亞省生活。

寧無忌的想法,馬來亞省境內最好全部都是漢族人。

這個位置對華夏國來說至關重要。

不管是華夏民主聯合眾國哪個省的人遷移過去都可以,總之要遷移人口過去。

如果寧無忌記得不錯,大清帝國乾隆皇帝手裏,華夏大地人口有3億。

以現在落後的科技水平,人口實在有點多,華夏老百姓辛勤,可日子過得不太好。

唐朝貞觀之治年間,路不拾遺跟人口少有極大的關係。

在寧無忌心裏,最好遷移500萬人到馬來亞省境內。

將來,馬來亞省也是重要的對外經濟窗口,這裏距離印度洋並不遠。

而且離中東石油產區更是近,獲取資源更方便。

寧無忌心裏很明白,可以搞中東的石油,絕不能占領中東。

那裏的教派信仰文化太過濃鬱,除非自己大開殺戒。

上天讓自己穿越到這個年代,肯定不是讓自己來大量屠殺其他種族的。

從另一方麵講,沒有其他國家,沒有外部的壓力,一個國家如何保證自強不息。

前人的餘蔭又能庇護多久。

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自己自然不能讓華夏民主聯合縱國後輩們太過安逸。

總的來說,能快速拿下馬來亞王國,把王國變成華夏民主聯合縱國的一個省。

寧無忌還是非常開心。

想一想,穿越之前,他曾經看過華夏曆史,馬來亞人對整個華夏並不友好。

當然對華夏人最不友好的還是印度尼西亞人,不過那裏過幾個月也會屬於華夏國。

到那個時候,印度尼西亞人口可能遷移到其他的地方人口更多。

不過這個寧無忌不在乎,他要的是土地是領土不是人口。

華夏民主聯合縱國人口眾多,中原地區還沒有開始遷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