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因材施教(1 / 2)

祖衝之成就一生的突破口

引子

以興趣為導向才能把孩子的潛能發揮出來。

祖衝之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科學家。他推算的圓周率比歐洲早一千多年。他編製的《大明曆》首先考慮到歲差問題的計算,對於日月運行周期的數據比當時的其他曆法更為準確。

然而,有誰能相信,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小時候經常挨打,曾被斥責為“笨蛋”、“蠢牛”呢!

祖衝之的父親祖朔之,是位小官員。他望子成龍心切。祖衝之不到9歲,父親就逼迫衝之去背誦深奧難懂的《論語》,讀一段,就叫他背一段。兩個月過去了,祖衝之隻能背誦十多行,氣得父親把書摔在地上不教了,並且怒氣衝衝地罵道:“你真是一個大笨蛋啊!”

過了幾天,父親又把衝之叫來,教訓他說:“你要用心讀經書,將來就可以做大官。不然,就沒有出息。現在,我再教你,你再不努力,就決不饒你。”

可是父親越教越生氣,祖衝之也是越讀越厭煩。他皺著眉頭,憤憤地說:“這經書我是說什麼也不讀了。”

氣得父親額頭上的青筋都進出來了,忍不住伸手打了祖衝之幾巴掌,打得兒子號啕大哭起來。父親口裏還不斷罵“笨蛋,蠢牛”、“沒出息”。

正在這時,衝之的祖父來了,問明原因,就對祖朔之說:“如果祖家真是出了笨蛋,你狠狠打他一頓,就會變聰明嗎?孩子是打不聰明的,隻會越打越笨。”衝之的祖父對朔之還嚴厲地批評說;“經常打孩子,不僅不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且還會使孩子變得粗野無禮。”

祖朔之說:“我也是為他好啊!他不讀經書,這樣下去,有什麼出息。”

“經書讀得多就有出息,讀得少就沒有出息?我看不一定吧。有人滿肚子經書,隻會之乎者也,卻什麼事也不會做!”衝之的祖父批評說,“他不讀經書怎麼辦?不能硬趕鴨子上架。他讀經書笨,說不定幹別的事靈巧呢。做大人的,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興趣,加以誘導。”

有一次,祖衝之問爺爺:“為什麼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會圓呢?”爺爺解釋說:“月亮運行有它自己的規律,所以有缺有圓了。”

祖衝之越聽越有趣,從此,經常纏住爺爺問個不停。爺爺便對衝之說:“孩子,看來你對經書不感興趣,對天文卻是用心鑽研,正好,咱們家裏的天文曆書多得很,我找幾本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地方問我。”

祖朔之這時也改變了對兒子的看法,每天,教孩子讀天文方麵的書,有時祖孫三代一起研究天文知識。這樣,祖衝之對天文曆法的興趣越來越濃了。

一天,爺爺帶衝之去拜見一個名叫何承天的在天文方麵很有成就的官員。何承天問衝之:“小兄弟,天文這東西研究起來很辛苦,既不能靠它發財,更不會靠它升官,你為什麼要鑽研它?”

祖衝之說:“我不求升官發財,隻想弄清天地的秘密。”

何承天笑道:“小兄弟,有出息。”

從此,十多歲的祖衝之經常找何承天去研究天文曆法。後來,祖衝之終於成為一名傑出的科學家。

祖父對孫子衝之因材施教,看其興趣何在,就選擇哪兒為突破口,去啟發、引導孩子,獲得了驚人的成功。這對我們今天的父母是否也有所啟迪呢?

點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父母培養孩子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可能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興趣使人主動,積極上進,從而能開發你的潛力。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第一,父母要做表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著孩子。很難想像,在一個父母整天無所追求或麻將牌桌整天不斷的家裏,孩子會有很強烈的學習興趣。所以,父母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從自己做起,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

第二,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課外閱讀既有利於豐富知識,又有利於開闊眼界,陶冶情操。父母應根據孩子的興趣,分期分批為他們訂購一些書刊雜誌和學習上的工具書。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於使孩子不受外界幹擾,靜下心來學習。

第三,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告訴孩子,隻有做一個有學問的人,才能受人尊重,為國為民做貢獻,也才能為自己將來找到理想的職業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將逐步使孩子認識到學習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因而從心裏形成一種敬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