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元奇把新煉好的梨膏裝進籃子,煉好一批他就要拿去給張家寶品鑒一下、讓他找找這成品的不足。
棒槌眼睛尖、看到林元奇要走,也跟了出來。
“南大哥我和你一起去,”他在一處可待不住的。
縣衙除了大哥在,還有可以玩耍的德發,德發雖然生在農村、可他與他卻有幾分沒有嫌隙的友好與隨意。
兩人到了縣衙、張家寶剛下朝堂,由於張家寶剛上任不久、就破獲了喬二這一寧晉惡霸的大案,繩之以法。
當地百姓才又重新樹起了有事找官府解決的想法、以前人們對於官惡都是避之若鶩,日漸案子多了,張家寶也就忙的沒有空閑。
“張兄、這樣操勞也要注重身體,”
林元奇把放梨膏罐的提籃放到了圓桌上。
棒槌和他哥哥打了一個頭麵、一溜煙的去找德發了。
“南兄你這操成之快、事無巨細,我張家寶也都不及。”
“張兄、你我都年青、做一事都竭盡全力,我少時虛度多時光蔭、唉、此心當有謀事之重、而與往日缺失之補濟、隻是獲心安理得了。”
“南大哥如此說、張家寶也想起自己少時的顛沛流離,如今落於公事也隻盡兢兢業業。”
忽然他想到一件事,“南大哥、我到有一事相求?”
“張兄何事、你且說來。”
“喬二之事,你或是也耳有所聞,可近日我探得、趙州知府袁正把喬二在那兩個禦史手裏掉包替換了,令我不能容忍。”
“可趙州知府袁正、秉為寧晉之頂頭上司,之前因喬二、又多次以整治縣、束我手腳、給我磕絆。”
“天下之官都是趨利避害的、而我張家寶自任這寧縣一方父母官,鐵定心要為百姓謀事、一人、一縣要謀萬戶人家。憑一己之正而謀萬人之福,我張家寶覺得這事值得。”
“張兄所言極事,我南元奇會一直擁護和支持張兄,可有時一腔熱血恐患他人之害,不得不防患於未然。”
“雖然為百姓爭得公平、隻是破壞惡勢力的行動、又擾亂了官官而惰怠無利不往的規則,如你上官清明、可為同道中人、如你上官不明,豈是處處狹製。”
“南大哥分析至重、我也參鑒了宋之包拯、寇準、雖行逆勢之事、也為壽終正寢,終有剛正不阿之士、樹民族朝代之氣節。”
“一生一世人必有一死、何難有之、何以為懼。”
林元奇見張家寶說的激動,這或也是他多年來壓在心底的秘密,險途雖在,可也要力挽狂瀾。
林元奇少不更事時,家父就受到迫害,而至家中建設毀於一旦。
而他渾渾噩噩幾多年,四處碰壁、甚有流浪街頭,當然百姓需要好官。
在他父當官時、身陷官官踐踏之中、在他為民時,又見官不為民而坐上猖。
張家寶想做個好官,確實百姓也需要好官。
“張兄你說的那事,可要我為張兄解何心憂。”
張家寶噗嗤一笑、今天自己卻是發大了感慨,要不是南大哥及時轉彎,自己還深陷其中。
“南大哥、剛才我這思想也有走移、讓你見笑了。”
“南大哥、喬二被袁正掉了包、那兩個禦史定是收了袁正的銀子,這會應該是已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