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病體纏綿,也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好的一天,仍然留在璉二奶奶的位置上,隻會讓彼此都難過,不如我們和平分手,給彼此都留些情麵,以後也好相見!”王熙鳳說這話時,一臉平靜,大有哀莫大於心死的架勢。
賈母說道:“一派胡言!任璉兒那個猴崽子房裏收了多少人,我認定的孫兒媳婦,永遠都隻有你一個!他要是敢不要你,我就不要他這個孫子了!”
王熙鳳又要磕頭,被李紈、鴛鴦死命拉住,才沒有磕下去,又語帶哭聲道:“老祖宗,我知道一向疼愛我,你的恩情我會一輩子記在心中,我就算不是你的孫兒媳婦了,也是你的孫女,咱們的感情,不會因為我身份的變化而改變。”
“我要和璉二爺和離,除了我們兩個已經無法,也沒有必要在勉強湊合在一起——我們再在一個屋簷下生活,除了彼此難受之外,不會有任何其他的好處——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我本來就是犯下了‘七出’之條的,既善妒,又無後,要是放在別的人家,早就應該被休回家了!隻是在這裏,得到了老祖宗的眷顧,有老祖宗鎮著,才沒有走到那一步。”
“現在,璉二爺已經有了後,卻沒有正兒八經的名義,這對他,對孩子,對孩子母親,都是不公平的;如今,隻要我和他和離,這個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所以,我們和離,是一石四鳥的好事,第一我們都得了解脫;第二璉二爺有了嫡出之子;第三二姐妹妹,也能出頭了;第四,孩子也有了正兒八經的身份,如此一舉數得,各得其所,方是皆大歡喜之策。”
聽了王熙鳳這番話,大家都覺得,她和賈璉和離,似乎真的並不是一件壞事。
還是賈母見多識廣,老謀深算,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不妥,說道:“你和璉兒和離,他能得到三項好處,隻有你自己的那項好處,具體論來,可算不得什麼好處,和離的名聲雖然比被休好聽一點,但是在我們這樣的人家,也沒有什麼差別,你還年輕,日後要怎麼過活呢?”
王熙鳳說道:“多謝老祖宗的回旋疼惜!我今後也沒有再嫁的意思了,隻求老祖宗開恩,讓我把巧姐兒帶走,日後我們母女兩個相依為命,每日吃齋念佛,為老祖宗祈福,祝願老祖宗長命百歲!”
賈母說道:“這如何使得?你一個女人——雖然行事為人比某些男人還要強些——再帶著一個小孩子,日子會艱難成什麼樣子,可不是你現在能夠想象得到的,我怎麼舍得讓你們吃那些苦?”
王熙鳳說道:“這些都是我自願的選擇,什麼苦都是我咎由自取,不會怨任何人的!請老祖宗成全!”
其實賈母說及王熙鳳和離以後的情況,實際上在心裏,已經認可了她要求和離的懇求了,如若不然,以她在賈府一言九鼎的至高地位,隻要一口咬定,不許他們和離,任王熙鳳怎麼折騰,這事兒也成功不了。
賈母之所以被王熙鳳說動,除了她擺出來的那些個和離的好處之外,還是她身為一個女人,也是一個曾經和王熙鳳一樣爭強好勝的女人,對王熙鳳的意思,感同身受。
這個世界的女人,出嫁之後,如果夫妻不和,那就注定了一輩子悲劇。
大多數人,選擇的是像賈母那樣苦熬,熬到最後,像賈母現在一樣,兒孫滿堂,就算是苦盡甘來了;但是絕大多數人,都熬不到這一天。
隻有極少數人,能夠像王熙鳳這樣,在事情才露苗頭的時候,就毅然決然地做出與既定命運做抗爭的決定,盡管她們選擇的這條路,不會比苦熬好過,甚至要更艱難,但是單從她們敢於做出這個決定看,她們就是值得尊重的。
賈母是真的疼惜王熙鳳,所以願意尊重她的決定。
見王熙鳳態度堅決,知道她的性子,已經做了決定的事情,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的,就算自己現在不同意,她也會想辦法,讓自己最終鬆口的。
與其等到王熙鳳再為此做出一些不堪言之事,不如盡早答應了,讓她也好早日解脫。
正要說話,忽然看到外邊急匆匆跑進來一位少婦,懷裏還抱著一個孩子,正是賈璉偷娶的二房尤二姐,後麵還跟著尤氏。
尤氏在發生賈璉偷娶尤二姐,她卻幫著隱瞞不與王熙鳳說的事情之後,和王熙鳳的關係就不複以往那般親厚了,自己也覺得無顏麵對王熙鳳,所以今天王熙鳳生日,也曾邀請她過來,她卻托詞身上不好,沒有來——現在聽說了這裏發生的這件大事,才急匆匆地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