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字母打著中英文切換太麻煩,所以我準備取名為西瓜二手車。西瓜二手車的模式是不斷在變化的,為了適應市場可以理解,但是沒有經過調查的就隨意的修改模式最終隻能是走向失敗。
我剛進西瓜二手車的時候,市場同時在競爭的有人人車和優信二手車。人人車和西瓜是直接競爭關係,而優信是最先上市的二手車互聯網商,但是它主要麵對的群體是車商。西瓜二手車最開始的模式就是c2c,單獨是有一個車速拍業務。當時我們屬於c端銷售,就像我前麵講過的,客戶將要賣的車通過西瓜的評估師掛在西瓜平台上,買車的客戶通過西瓜app或者網頁選定要看的車,由客服派發工單給c端銷售,銷售再和車主和買車客戶聯係就是一個完整的閉環。這個模式我覺得沒有問題,就是放到現在我覺得仍然是有競爭力,可是中間的模式以及我個人人為的貪心造成了現在的西瓜隻是一個為車商服務的平台。另外初期的西瓜評估師也很水!
我剛進西瓜的時候,西瓜增加了一個保賣業務。什麼是保賣呢?上架西瓜平台的車輛如果價格合適,車主可以選擇將車賣給西瓜,西瓜先付百分之30的款項,如果一個月之內立馬賣掉就會把尾款付給車主,如果沒有賣掉會在一個月後付給車主尾款。其實這樣做也有好處的,西瓜平台有足夠的話語權來決定這輛車,不用再擔心車主有沒有時間,這輛車就在這,買家可以隨時看。但是這樣是不是有一種去逛二手車市場的感覺?
西瓜的保賣場最初的位置在河南省體育中心,當時地鐵還沒通,每次過去要麼蹭車要麼坐公交。之後保賣場數次換位置,從河南省體育中心搬到北車管所,再搬到南陽路中儲運倉庫,接著搬到南三環京廣路交叉口的一片空地,在我離職後的一個月又搬到了南三環雲時代廣場,那時候c端銷售已經統一轉換成展廳經理,c端不再帶客戶去車主家看車,而是讓客戶直接來展廳看車,西瓜那時候把自己平台價格合適的車全部都自己收了,很多車商抱怨收不到車,西瓜自己成為最大的車商。可能一開始這樣是有利潤的,但是隨著收車價格越來越高,新車價格越來越低,最後導致二手車輛積壓嚴重,很多不得不賠本賣掉。重慶西瓜保賣場上新聞很多車輛的款都結不了。
前期保賣業務加上c端以及b端的業務。西瓜的營收是沒有問題的,就是後期貪心想掌握二手車行業的話語權,競爭導致人人車和優信的退出,沒有了競爭最後的結局是在保賣業務的失敗。前幾年的時候西瓜在全國的保賣場陸陸續續關停,我認識之前的主管已經到城市經理級別了,也被公司裁員!大量西瓜培養的二手車人才湧入市場自己創業,
西瓜的薪酬製度也在變化,剛開始初期可能為了吸引人入職,那時候底薪提成。眾所周知,銷售不在於底薪,西瓜的底薪2200,繳納無限,入職半年以後有公積金,提成是根據服務費的總額來算:基礎提成百分之3,3w以下決定你下個月的提成百分之5,3-5w是百分之8……12w以上頂格百分之30。我雖然當過一次銷冠但是服務費提成最高也就拿過百分之18。那時候能拿到20多的都不少,前麵提到過感覺前途一片光明,因為真的有錢可以掙。再後來薪酬模式就改了,底薪1500提成,根據服務費的提點也變低了,導致銷售因為薪資待遇太低,加上那陣行情不好不少人離職。再之後就又修改了薪酬製度,不過那時候我已經離職了。後來和還在西瓜任職的小夥伴聊過,他們那時候最多也就一萬多的工資趨於公司認同的一個薪酬區間,三四萬的情景不再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