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各論(19)(2 / 3)

4.久病損及肝腎,或素體肝腎不足。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肝血賴於腎精的化生;腎精又賴肝血的濡養,精與血相互滋生。腎精虧損導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又可導致腎精虧虛。在疾病的晚期多有肝腎虛虧,則筋骨失養,肢體無力,步態不穩,發為“痿”或“骨繇”。

(辨證論治)

1.腎陽虛損證

症狀及表現:頭暈,語言不利,四肢欠溫,步態不穩,雙下肢無力,小便頻數或失禁,大便稀溏。舌體胖大,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尺脈弱)。

治法:溫補腎陽,填精補髓。

方藥:二仙湯合右歸飲加減。

淫羊藿12g,仙茅10g,生地黃12g,巴戟天1g,製附子1g,杜仲12g,山藥20g,鹿角膠12g(烊化)。

方解:方中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製附子溫補腎陽;生地黃、杜仲、山藥滋陰補腎益精,取“善補陽者必從陰中求陽”之意;鹿角膠填精補髓。全方共奏溫補腎陽,填精補髓之功。

2.肝腎陰虛證

症狀及表現: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四肢麻木無力,五心煩熱。舌質紅或暗紅,苔少而幹,脈細或弦細。

治法:滋補肝腎,填精補髓。

方藥:左歸丸加減。

生地黃30g,枸杞子15g,山茱萸12g,龜甲膠12g(烊化),知母10g,牛膝12g,鹽黃柏10g,鹿角膠10g(烊化)。

方解:方中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牛膝、龜甲膠補益肝腎;鹿角膠填精補髓;龜甲膠與鹿角膠二者為血肉有情之品,龜甲膠偏滋陰,鹿角膠偏補陽,二者配伍陰陽雙補;知母、黃柏滋陰清熱。全方共奏滋補肝腎,填髓補精之功效。

3.痰濕化熱證

症狀及表現:頭暈頭重,惡心嘔吐,脘腹滿悶,雙腿沉重,僵硬乏力。舌體胖大,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健脾和胃。

方藥;黃連溫膽湯加減。

陳皮12g,法半夏12g,茯苓30g,蒼白術(各)15g,枳實10g,竹茹10g,黃連6g,薏苡仁15g。

方解:方中陳皮、法半夏、茯苓、蒼白術、薏苡仁燥濕化痰,健脾和胃;枳實、竹茹清熱、行氣、消痰;黃連清熱燥濕。全方共奏清熱化痰,健脾和胃之功。

4.氣虛血瘀證

症狀及表現:頭暈眼花,麵萎,四肢麻木,肢軟乏力。舌質黯或有瘀點、瘀斑,脈細。

治法:益氣活血,化瘀通絡。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味。

赤芍15g,川芎12g,桃仁10g,黃芪15g,當歸12g,地龍15g,牛膝15g,製首烏15g。

方解:黃芪補氣;當歸、赤芍、川芎、桃仁活血化瘀;地龍通絡;牛膝、製首烏補肝腎。諸藥共奏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滋補肝腎之效。

5.脾胃虛弱證

症狀及表現: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麵色不華,四肢無力,步態不穩。舌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健脾益氣。

方藥:四君子湯加味。

黨參15g,黃芪15g,白術15g,茯苓15g,山藥30g,陳皮10g,甘草10g,當歸10g。

方解:方中黨參、黃芪、白術、山藥益氣健脾;陳皮理氣,當歸活血補血,兩者配伍補而不滯。諸藥共奏益氣健脾之功,促中州之運化。

(康複)

MS臨床經過特點是反複緩解與複發,1次複發後,病人難免留有一定的後遺症。如四肢活動不利、步態不穩或痙攣性癱瘓等。病情穩定後要注意功能性練習,根據具體情況,不能獨立練習者要進行被動運動,逐漸過渡到主動運動。認真開展功能訓練,對癱瘓的肢體可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強直、降低肌張力,加速肢體功能的恢複。在功能訓練同時配合按摩治療效果會更明顯。

(中西醫結合治療思路)

MS的病因及發病機製尚未清楚。西醫既往和目前對MS的治療主要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但有的學者報道激素治療MS,並不能影響疾病的全過程,對神經功能恢複亦無影響。其他免疫抑製藥控製MS的複發,要長時間(3年以上)服藥,不良反應也很大,使多數病人不能堅持用藥。近來有報道他汀類藥物對MS有輔助治療作用,但如長期服用,會有消化道反應、脫發、肌痛、貧血等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