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始(1 / 1)

又一天過去了,齊森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感歎著:時間真的不多了。

齊森,一個才活了三十八年的青年,如今卻每天數著日子感歎著。回想著這三十年,前二十年在河南這個人口大省,拚命爬上了千軍萬馬的獨木橋,如願考上了國內最好的學院,並且學著自己最喜歡的中文專業,並且一路考研讀博。

二十四歲畢業,導師推薦進入考古研究院,也是自己最喜歡去的地方。大學期間就喜歡研究曆史,上下五千年的華夏讓自己可以深入進去,不斷的暢想和自豪。進去以後,不斷的跟著研究院裏麵的大佬全國各地的跑,上過山,下過河海,鑽過土坑,進過沙漠,最多的還是下了各種各樣的墓,隻要有人類痕跡的地方都是他們所要去研究的地方。

齊森覺得自己上了二十多年的學,在去了這麼多地方終究是體能和生存技能不夠,畢竟學校也沒有教過這些。於是在二十九歲生日的時候,跟院裏麵請了個長假。請過假的第二天,開始健身和學習拳擊。在半年以後,又開始獨自騎行跑到西藏,去過西藏以後回到了自己老家。

回到老家,一邊陪著自己年老的父母,一邊泡在圖書館不斷的充實自己。自己在家排行老四,又是獨子上麵四個姐姐都嫁了個好家庭,自己父母每次在外麵跟別人說話都很自豪。

老家這裏是河南的五線城市的小縣城,緊靠著黃河,也是曆史悠久,就是這幾千年來沒少被黃河肆虐。雖然是五線城市,史上名人不少,出過軍事大家司馬懿,詩歌大家的李商隱,也出了個頗有爭議的美女嬌若九重天仙子,實為殷商亡國狐的蘇妲己等等...

在老家待了三個多月,一邊陪著自己父母,一邊讀書鍛煉,偶爾跑到這些曆史名人的地方緬懷一下,也算過得有滋有味的。但是舒服是留給死人的,齊森自己也覺得自己這好日子快到頭了,於是開始訪親走友的。還沒有走完親戚,院裏的領導電話就打過來了,笑著給齊森說:‘小齊,這都快一年了,平常連個電話也沒打過幾次,該收收心回來了,這邊正好有個課題準備開始,你回來了跟著老李一起負責吧。’

打電話的是院裏主任老陳,算是齊森的直屬上司了,人還不錯,各種人情世故處理的很到位,估計再熬個幾年就上去了。電話中的老李屬於齊森的師傅了,從畢業到院裏麵,老李挺招呼他的,教了很多,齊森在心裏也把他當做長輩。但是人比較耿直,在院裏待了三十年了還是老樣子,勤勤懇懇的做研究,他自己也說過不想那麼多亂七八糟的,現在這個樣子很好,沒有人打擾也沒有那麼多雜事去影響他研究。

接到電話第三天就坐高鐵去了北京,到了自己宿舍整理了一下就跑去老李家裏拜訪。齊森這個人不算圓滑,但是讀書沒有讀傻,也算是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到了老李家裏,開門的是師娘,見麵問聲好就掂著從老家帶的特產進了屋。進去看見老李在練字,齊森笑著說:“師傅這字寫得真不錯,外麵那些大師都不如。”

老李笑著打罵道:“你小子在外麵歇了一年,現在怎麼學得油嘴滑舌的。來都來了還掂這麼多東西,咋了?不拿東西不讓你進門?你小子畢業這幾年沒少在家裏蹭飯,我還把你當外人了。”

齊森嘻嘻哈哈回道:“誒呀,又不是啥名貴的,都是老家特產,帶回來讓你老嚐嚐,這到飯點了我去幫幫師娘,去打個下手,不然真成吃白飯的了。”

飯桌上,齊森問老李這次院裏讓去哪裏。

老李說:“院裏這次組織了好多人,準備去蒙古,那邊發現了個大墓,也不知道被糟蹋了沒有,看傳過來的照片大概是東漢時期的。”

齊森回道:“東漢的?在蒙古?漢墓還是?”

老李:“不是漢墓,是梯形棺。”

齊森:“鮮卑的啊,還是大墓,估計來頭不小啊。這回估計在蒙古得幾年了。”

老李:“你想不想去,我現在年齡也大了,碰見這種活我是很想去的,要不然再過幾年去都去不了了。”

齊森:“哪能說不想去了,這是好事啊,跟著師傅你去能學著不少東西。”

吃過飯,齊森回到宿舍,在床上笑著自言自語的想道:“師父心裏麵想的還是自己啊,師父在等幾年就退休了,我這跟腳也不深,師父也不想讓自己走他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