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祖居的來曆(1 / 2)

說起自己的祖居,長河心中一直是一個謎。他不知道自己的祖上為什麼選擇那樣一個地方安家。他的祖居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他自己公公司這邊姓氏的祖居地,也就是書上說的他爺爺姓氏這邊所選擇的祖居地;一個是他外公這邊姓氏的祖居地,在長河的老家,外婆稱呼為嘎嘎。

在長河的記憶中,4歲以後他就隨父母搬遷到他外公這邊居住了。這件事情還得從他的舅舅身說起。長河的母親一共有四姊妹,他的媽媽是老三,他媽媽還有兩個姐姐,就是長河的姨媽,長河的媽媽還有一個弟弟,就是長河的舅舅。長河一家搬遷到他外公這邊的村子居住,就是因為他的舅舅。長河的舅舅從小就讀書厲害,雖說家裏很窮,但在送孩子上學這件事情上,長河的外婆從來就沒有含糊過,包括長河的媽媽也是當地有名的高中畢業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一個家裏麵有大學生、高中生,那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哦。當時,山村裏大多數人家的孩子連小學都沒有讀畢業,別說高中生、大學了。可是長河的外婆家就出了能讀書的人,你說這事巧不巧,怪不劇怪。

說到長河的媽媽幾姊妹能讀書,這就成了村裏的一個迷。那時候,武陵山區林深山大,地方很閉塞,人們普遍沒有多少文化知識,村小學的幾位老師都是小學文化,幾位小學都沒有畢業呢,隻是村裏實在差人,就一邊教書,一邊學習,一邊培訓,才勉強可以任教。科學在那裏,就是一個。正是因為如此,對一些無法解釋或者有些反常的事情,人們都習慣性地往風水啊、鬼神之說上想、往上麵套,這樣才能把不能理解、不正常的事情合理化。對於長河外婆的孩子能讀書,村裏人自然也是這個法子。

村裏人就說開了,他家屋基住得好呢!你看那地方,前麵多開闊,一望無際,你看地後麵,一座連綿的大山,靠山多穩,你看那右邊,幾匹山梁生得多好,山是山,水是水。在大山區,哪裏就不缺水,哪裏都不缺山,走到哪裏不是山是山,水是水啊?可是長河他媽媽和他舅舅能讀書後,人們對那個地方就有了新的看法。總覺得那是一塊風水寶地。可是過去就不一樣哦。尤其是長河的舅舅沒有出生前,村民對那個地方麵的看法說得可難聽了。那是個什麼地方嘛,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單家獨村的,不知道老李頭是怎麼想的,長河的外公姓李,村民稱呼他為老李頭。

村民的說法不能說有錯,我們還是來說說長河他外婆家原來(現在那裏已經沒有房子了,搬遷走了)住的位置吧。長河外公的老家坐落在一座大山的山腰,房子的前麵是陡坡,後麵是一座大山,右邊是一條小河,再過去又是一座山,又是一條小河,如此循環了不知道多少次。房子的左前麵有一個小山丘,這個小水丘倒有點意思,從屋基到山丘上隻有30米左右的距離,上麵長了很多樅樹(鬆樹,針尖鬆那種,一年四季長青,落葉細而長,像針尖一樣。是當地引水的好材料。)小山丘看上去與其他的大山形成了明顯的對比,一座座大山拔地而起,一座與一座之間像比賽一樣拚了命一樣隻往雲裏鑽,隻有這座小山丘,從一座大山腰裏長出來,長了十幾米就不長了,成了別類。也正是這個小山丘的出現讓長河的外婆、外婆看上了這塊地方,他們覺得這裏突然出現一個小山丘,形成一個小平地,不正是修建房子的地方方嗎?四麵有山,左右有水,可謂柴方水便!過去山裏人都很窮,沒有什麼經濟作物,選擇一個地方作為安家的地方,往往以那裏打柴方不方便,吃水方不方便,能不能很好地逃避自然災害、戰亂作為重要的指標。也正是這個原因,長河的外公便把現在這個地方作為他們的安家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