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當代大儒(1 / 2)

徐文山剛走進門,就被兩道聲音嚇了一跳。

“歡迎光臨清風居茶肆,公子裏麵請。”隻見說話的女子禮儀寬嚴得體,落落大方。分寸拿捏的恰好。

女子把他領上二樓,他就看見上樓左邊柱上刻著:‘不應辜負花枝去’,右邊刻著:‘且嗅清香倍飲茶。走過幾張茶案,女子帶他坐到擺了幾排書櫃邊的茶案上,方便他翻閱書簡。落座後他看見這書案上刻著:‘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這些都是好詩啊!徐文山不由覺得這個店家定是個有才之士,這詩文以前從未聽過,肯定是出自這店家的手筆。而這茶肆每張桌案的桌邊都有一個小壺,裏麵插了枝梅花,微風拂過,幽香撲鼻。

“姑娘,勞煩來一壺茶。”說完他遞過去一兩銀子。女子說了聲稍等便退了下去。

他尋出一部書簡。正準備在觀看的時候聽見了一個男子的聲音:“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寫的極好!”

徐文山本以為每個桌子上的詩句都是一樣,聽見那個男子的聲音他才知道每個桌子都不一樣,隨即他走到那個男子麵前行禮道:“在下徐文山,可否讓在下看一下兄台茶案上刻的字。”

那男子回禮:“在下周子義,文山兄請。”片刻後他又道:“文山兄,你那茶案上刻的是什麼?”聽見周文山的要求周子義就想到每個茶案上可能都不一樣了,遂問道。

“我那個寫的是‘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此句雖應景,但是與子義兄桌上這句相比意境就差了些許……”說完徐文山還搖了搖頭。

“不若我等一起觀摩一下其他茶案。”周子義起身。

徐文山:“正有此意,子義兄,請。”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好!”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好!”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好!”

“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好!”

……

兩人走到每一個茶案邊都會念一下上麵的詩句,然後讚歎一聲。等所有茶案看完了兩人都覺今日不枉此行。

正好這個時候茶侍將徐文山的茶水端了上來。

“不若子義兄坐下與我一起品茗如何?”他跪坐在茶案前,比了個請的手勢然後拿了兩個杯子把茶給倒上。

周子義拱了拱手:“榮幸之至。”

茶香慢慢的從杯裏溢出來,混著桌上那支梅花的清香,令人心馳神醉……當他們將茶喝到嘴裏才發現這茶跟自己從前喝的完全不一樣,這種茶雖不濃鬱但茶香清冽,若要形容的話就是一個如同風姿綽約的婦人,一個如同未施粉黛的少女。婦人有婦人的妖嬈與韻味,但是哪個年齡層的男人喜歡的不是18歲的少女呢?

一盞茶時間,兩人都忘記了看書,完全沉醉在這茶香之中。而這次周子義點的紅茶也擺上了茶案。

“文山兄,剛剛茶侍說這個紅茶與綠茶不同,若喝慣蜀茶的人會比較歡喜紅茶,文山兄嚐嚐。”周子義說完把兩人的杯裏都添上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