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本(1 / 2)

高考綜合征——中國的大部分學生都有的精神疾病,然而林褒曼經曆了兩次高考,她的症狀是格外得重。

第一次高考她隻過了本省本科線,374分,理綜才124,看到這個分數的時候,她都不知道自己高中三年到底學了些什麼東西。

分數一出就不再是秘密,第二天就傳得人盡皆知,臨近高考她還因為散播班主任的一張表情包而被批評。

她當眾給班主任道歉,但內心絲毫不覺得愧疚,甚至覺得班主任小題大做,心胸狹隘。

她不是那種典型的好學生,她成績雖然還行,平時上課卻插科打諢,行為作風像個學渣。

高二分班之後,她的成績一直穩定在年級前十,優異的成績加上張揚高調的性格,得到的關注總是更多,老師們也對她多了一絲縱容。

這個分數一出,欣賞她的人會失落,看不慣她的人估計都要笑瘋了,有人會造謠她平時是靠作弊,或者三五成群地在背後說她平時太狂妄,現在遭了報應。

她這個分數,真叫一個親者痛仇者快。

林褒曼看到同學們的分數,以及高考中衝出來的黑馬,一連串的五六百分讓她煩躁得要命,手機直接關機,一個人跑去爬山,在山頂一坐就是一下午,試圖找到高考失敗的合理性。

是因為高考那天下雨,她淋濕了感冒了?所以她發揮失常?還是她被人奪舍,可是別人也淋雨,怎麼別人就沒掉個兩三百分?

她在翻高考誌願書的時候,隻有一些民辦本科可以選擇,但是學費都太貴,就算自己去貸款也還是要她媽媽支付很大一筆錢,想想她的臉就發燙。

最後認命地拿起專科誌願書,隨便選幾個城市,專業啥的都亂填一波,這個分數,學啥都無所謂。

林褒曼要填專科誌願,林俠卻堅持讓她去複讀一年。

“曼曼,三年都過來了,再堅持一年吧!專科和本科的區別挺大的,你要是不是讀書那塊料,媽媽也不強求你。”

“可是複讀一年,畢業年紀就很大了。”

“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一兩年的時間之於一輩子而言,不算什麼的。”

林褒曼說不出拒絕的話,她不甘心去讀專科,讀三本她也不樂意,又無法主動說出要複讀。

她最終選擇去另一所普高複讀,剛去就趕上了高三年級的第一次模考,她的成績出乎意料的高,林褒曼在這所高中又一次吸引大眾的目光。

複讀生活開了個好頭,本以為這一年的複讀,林褒曼能夠一雪前恥,能夠用成績來證明自己確實是發揮失常,粉碎那些她作弊的流言蜚語。

第二次高考時,她沒有感冒,也沒有遇上下雨天,她平靜地等待著分數,考完就出去打暑假工,在一家蛋糕店。

那是一份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店裏麵加上她隻有四個員工,有兩人還是姑嫂關係,喜歡抱團擠兌她。

工資隻有可憐的兩千五,在這個十八線城市還算不錯,為了得到這份工作,她還撒了一個謊,說自己高考沒上線所以出來打工掙錢。

因為剛出學校,她也不會化妝,那對姑嫂老師陰陽她,內涵她不懂奢侈品和大牌護膚。

林褒曼不怎麼樂意跟這兩人說話,她是不懂那些,那你倆也不懂化學方程式、姐妹染色單體互換,姥子也沒陰陽你們啊!

她並沒有跟這兩人爭論,沒人買蛋糕她就自己看小說打發時間。

這一次命運依舊沒有眷顧她,她今年的高考分數也隻是比去年高了20分,高出的那20分是在語文上,她的語文成績考出了129分,創了曆史新高,剩餘科目一分沒漲。

複讀這一年,語文課她都是當娛樂放鬆來聽的,那些認真複習的數學英語理綜都到哪裏去了呢?

曆史再一次重演,她還是故事的主角,隻是這次唏噓她的觀眾換了一批,她已經不無暇去管別人怎麼看她。

看到分數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可能是有什麼大病,這種病可以用她的名字來命名,就叫林褒曼病,所有在大考上發揮失常的人都能夠確診這種疾病。

林俠的失望終是掩藏不住,這個一直讓她驕傲的女兒,在人生最關鍵的考試中連續失誤兩次。

當她聽到媽媽跟表姐打電話的時候說,這點分數真的太低了,浪費了一年的時間,早知道是這個結果,還複讀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