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實際的國主是李世民,蜀國國主李義卻隻是小孩,還躲在宮裏麵看課外書呢。
由於南方短暫的安定,而且經曆比較慘痛,異界版的四大名著,各路話本,加上楊廣推行了印刷術,文化作品開始流行,李義作為小孩子最喜歡看玄幻的,比方說小英雄的故事《哪吒鬧海》及衍生作品。
《東海水怪誌》是其中之一,而因為之前楚國比較荒誕,教派盛行,最是文人墨客喜歡下筆的國度了。
《東海水怪誌》:話說楚國東部海患連連,被小英雄哪吒鬧騰後,龍王聯合施壓,哪吒氣憤,剔骨還父,削肉換母,被不可言說的大神給救了,還被天帝封為三壇海會大神,三壇在道教裏代表海陸空三界,海會在佛教裏是德深如大海的意思。不管怎樣,位格比龍王多了大概二十多重天了,鬧海之事不了了之。
河伯一場大水改道,程昱也被淹了,不過河伯看重了他,給程昱封了神位,替河伯執掌進項,所有水族都派人去程府進修管理學,提高水係治理能力,東海龜丞相表現突出,回歸東海向龍王述職。
東海此時也遇上了困境,龜丞相一路考察自然了然,於是彙報龍王,由於楚國錢塘李靖(北境李靖還活著就被這幫文人寫進去了,主要是目前北境咖位最大的莫過於李靖了)父子被天庭封賞,海族顏麵掃地,凡人捕殺海族猖獗更甚從前,導致龍宮稅收不足,今年上麵河伯的指標是難了,龍王要三思了。
以前吧,龍王財大氣粗,今年確實特殊,東海,不,整個四海都不景氣,稅收沒多少,私人金庫?開玩笑,龍王向來是天庭官職最底層,清廉的比河伯還清,沒有這個。
龍王也知道他那三個海兄弟是不能依靠了,那怎麼辦呢?龍王隻能盯著龜丞相看,意思很明顯,你想辦法嘍。
龜丞相很穩,咱們是神仙啊,自然辦法要神,要以和為貴,龜丞相建議不要與人間發生衝突,悶聲發展海族產業鏈,保護海族安全,防止被凡人荼毒,鼓勵海族生養繁殖,數量多了就不怕了。
龍王踱步一個來回,覺得龜丞相建議糟糕,有些氣急。再急轉兩圈,反而豁然開朗,同意了龜丞相的建議。
後有海族禍亂楚國海民,龍王宣稱海怪作祟,令龜丞相帶兵圍剿,大海悉如平常,與楚國海市一片祥和。
《東海海怪誌》隻是短篇小說,字少,但是李義喜歡,還有什麼《愚公移山》等等,李義覺得學習也不那麼枯燥,要是隻聽那些學院的老師吟詩寫對,那李義真是要枯燥死,但李義拉著嶽雲和諸葛瞻一起偷看這些,諸葛亮也沒辦法,隻能逮著諸葛瞻打手板。
說到愚公那是真持之以恒,說到智叟,那是貽笑大方啊?那智叟還想學愚公也去移山,豈料最後搞得智叟兒子不給他養老了。
為啥講李義看小說呢?因為相比李義,李世民在實踐發展文治武功了,思想重要嗎?太重要了,不過李世民這種人物不是去看別人的思想,他是自己實踐,讓別人領悟自己的思想,這種異世界大爭之世,不奮進行麼?
唐、蜀爭結果很重要嗎?不重要了,我本是書荒寫小說的,寫著寫著,發現自己居然是虛空行者,呼吸吧,書友們,大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