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琅嬅的治理下,除開幾個上躥下跳的,其他嬪妃相處都是不錯的。
現在皇上這個爭奪的根源沒了,那幾個不安分的想爭也沒有爭的目的了。
所以,這些宮妃們,倒是顯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和諧。
以往看不順眼的,現在倒是可以一起聚著賞花看雪了。
婉太妃和儀太妃在宮裏待了一輩子,現在也倦了。
好在她們孩子在宮外幹得還不錯,當初奪嫡,永玎和永瑞都沒有摻和進去,新帝對他們也很寬容。
婉太妃和儀太妃兩個人商量了一下,直接請旨出宮,到兒子的王府住下,每天喝喝茶養養花。
兒子出息,兒媳孝順,時不時還有小孫子小孫女來她們院子裏,今天拔了花,明天又攆狗。
調皮得緊,又很熱鬧,兩個人天天笑得合不攏嘴。
慧貴太妃沒有出宮,直接在琅嬅這裏住下了,幾乎都不回去。
用晞月的話來說,能在這裏白吃白喝,回去還得算賬什麼的,都是麻煩浪費。
穎妃這次平安生下一個女兒,撫養長大成人,沒有再去養著最恨的令妃的女兒。
穎妃的女兒長大以後,永璉和琅嬅商量一下,直接想把她嫁回蒙古巴林部,順便還給了穎妃一個恩典。
這一天,穎妃來和太後,也就是琅嬅商量公主和親巴林部的事宜。
琅嬅合上折子,“你看得都挺好的,哀家沒什麼好說的。
隻是,穎太妃,你忘了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穎太妃顯然很糊塗,陪嫁的東西她看了好幾遍,什麼都想好了,應該沒什麼忘的了。
琅嬅看麵前顯然蒙了的人,輕聲一笑,“是你!哀家和皇上求了恩典,公主出嫁的時候,恩準你跟著去。
你要是願意,那穎太妃就會在送嫁途中感染風寒,病逝。
至於巴林部的小公主,就不是哀家和皇上該管的。”
聽著太後的嘴一張一合的,穎太妃好像有一點聽不懂話的感覺。
好像每一個字她都認識,但是合在一起,就好像聽不懂了。
或許她聽懂了,可是從心底裏有點不敢相信,不敢相信這個好消息能降臨在她身上。
琅嬅端起茶輕飲一口,就這樣靜靜等著。
好一會兒,穎太妃才回神,像是不可置信一般,問道:“太後娘娘,您說的,是真的?”
琅嬅點頭,溫柔地回道:“是啊!這是哀家和皇上商量好了的,你可願意。”
“願意,願意,臣妾願意。”像是迫不及待,生怕晚一秒太後就會收回這句話一樣。
穎太妃還年輕,她本來以為,她以後就隻能在這高高的宮牆裏麵,一直到死。
誰知道,會有一個這麼大的好消息砸到她的頭上。
公主和親巴林部以後,穎太妃也就在後宮消失了。
蒙古的大草原上,多了一個縱馬馳騁的豪氣女俠。
後來,這位女俠的身邊出現了一個英俊的獵人,他們一起走過日出,走過日落,經曆春、夏、秋、冬。
……
新帝上位以後,第一件事就是開放海禁,積極吸納外麵的知識,不斷充實大清。
在後來的曆史長河中,東方始終有一個古老的國家,他們神秘,強大,卻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