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吃幹抹淨(1 / 2)

第164章 吃幹抹淨

泰洛西在被占領前,曾經是一座極其喧鬧的城市。

雷妮拉走在大街上,從這裏可以看到海港的港口,那兒坐落著泣血塔,城內有醉神噴泉。

人們在大街上目不斜視,行跡匆匆,隻看到迎麵而來的軍隊和公主時停駐行禮。

泰洛西城市的街道和河邊排列著許多不同神靈的寺廟和神殿,這裏的人們信仰自由,不過雷妮拉並沒有看到七神和舊神的神殿。

“加隆,一定要禁止城內士兵和傭兵搶掠騷擾其他人,維護好秩序。”

作為親兵和侍衛統領的加隆·拜奇立刻回答道,“殿下放心,我們的人手沒有這種情況,大多數都是一些傭兵在搗亂。”

和其他貿易城邦一樣,泰洛西也有青樓和情欲園,雷妮拉禁止傭兵和士兵欺辱霸占婦女,但是妓女們可以自由接客。

泰洛西能快速平定也多虧了雷妮拉建立一個暫時性的秩序,貴族和平民暫時放下心來,知道她不會亂抓人殺人。

如果整個城市都在“殺與草之歌”,就算天上有五頭龍,雷妮拉也沒辦法控製城內情況,隻能像多斯拉克馬人一樣搶完燒完趕緊撤走——軍隊一旦得到“滿足”,士氣和戰鬥力就會下降到最低。

關鍵是城外還有敵人…內外皆亂的情況下,雷妮拉隻能像丹妮莉絲一樣騎龍飛走了。

所以這種風氣不能漸漲,要是形成了習慣,這些士兵就會成為“兵油子”,嚐到了甜頭後下一次繼續,甚至帶壞新兵,戰力都廢了。

“我們的人手都是由騎士帶著,訓練有素,不會做出有損王室顏麵的事情,畢竟他們都是在七神的指引下成為的騎士。”加隆·拜奇接著說道。

騎士屬於貴族階級的最低層,通常隻擁有一小塊封地(莊園),是專職的軍人(國王和貴族都需要一些在戰爭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兵種),為自己效忠的領主作戰。

騎士的身份往往不是繼承而來的,其本質也與貴族不同,除了和貴族一樣能夠獲得封地之外,騎士也必須在領主的軍隊中服役,並在戰爭時自備武器與馬匹。

“我還記得那年在比武大會上,是韋塞裏斯陛下親手冊封的我。”加隆·拜奇唏噓道,“我在七神的聖堂裏靜坐了一宿,在諸神的注視下,修士為我塗抹了聖油。”

騎士是平民唯一能取得的貴族頭銜,因戰功得到領主首肯後,可以直接從一介布衣晉封成一名騎士,不過貴族非常重視血統及出身,故實際上這樣的情況極少發生。

一個男孩成為騎士要經過14年的艱苦訓練。在這段期間,受訓的男孩最初要跟隨領主夫人擔任侍童、學習禮儀,之後要學習“騎士七技”:遊泳、投槍、擊劍、騎術、狩獵、弈棋、詩歌,又要為領主或負責訓練他的騎士工作。成為騎士後,他要遵行“騎士精神”,例如效忠國王或領主、保護教會和婦孺、鋤強扶弱以及英勇作戰等。

兩組以上的騎士進行上述的競技活動稱為“比武大會”。

這些競技活動,最早出現的用意是國王為了將貴族們調動到身邊來就近監視,亦可借此保持騎士的戰鬥素質。